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成果

援藏工作见实效 小村新貌映民心

荆乐乐    发布时间: 2013-05-23 10:02:00    来源:西藏日报

  林芝县八一镇的唐地村,与前几年相比,天空愈加高远,大地穿上了更多的绿衣,溪水清澈见底,空气清新宜人,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笑容也越发灿烂了。同样一个小村,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说起这些变化,不得不提起来自广东省东莞市的援藏干部。

  2010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来到林芝县开展为期三年的对口支援工作。在援藏项目规划中,他们把带来的科学理念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宝贵的资金向基层倾斜,投向既符合群众意向,又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打造既彰显当地文化底蕴,又有民族风格的景点,力争把唐地小康示范村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

  东莞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队为了将唐地小康示范村建设成当地的一张“名片”,在规划上花费了心血,在内涵上倾注了精力,在产业支撑上考虑周全。

  注重超前规划。理念决定规划,规划决定实际建设。东莞市援藏干部在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上更加注重科学,更加注重长远,更加注重与产业项目的有机结合,使得小康示范村建设的项目支撑作用更加有力,建设效益更加明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拉动作用更加强劲。援藏干部既发挥在规划中的主导与引领作用,又让村“两委”成员和部分有代表性的村民参与其中,这样制定出来的规划在体现科学合理的同时,还突出了民族特色,描绘了援藏干部和村民心中共有的小康村蓝图。

  注重丰富内涵。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的意识很重要,因为心中装着这个意识,一旦有机会就能付诸实践。在建设小康示范村时,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援藏干部协调好必备的建筑材料,一些基本的活计就交由村民建筑队实施,同时加强技术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村民既挣到了钱,又学到了技术。村民们高兴地把这种挣钱学活的方式称作“双赢”,把既有利于当地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的小康示范村建设称为“双利”工程。援藏干部着眼于长远,把小康示范村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当地生态旅游业紧密联系起来,紧紧依托措木及日景区的丰富资源,以旅游自主开发为主导,以农家乐和自行车骑行观光旅游为支撑,打造村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使得小康示范村建设内涵不断丰富。

  注重产业支撑。要达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效,小康示范村建设就不能一建了之,而是要考虑到结合实际把可利用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援藏干部、村“两委”班子与村民一起把生态旅游与小康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用小康示范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用旅游产业发展支撑、丰富小康生活。依托措木及日景区优越的旅游资源优势,呈现出“一心、多节点、三轴、四组团”的结构,在保留村庄既有特点的同时,提升村庄环境品质,力争把村庄建设成为风光旖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小康示范村。一心:主要是以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为基础,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形成游客接待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多节点:指打造“水景一条街”、游客休憩小广场等。三轴:指现有道路为基础,形成的两条交通发展轴和水景一条街发展轴。四组团:结合措木及日景区开发形成的旅游服务区,村庄内藏家乐区,村庄中部居住区,村庄西部集养殖场、农田和油菜籽加工厂为一体的产业区。

  艰辛的付出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小康示范村已成为方圆几十里一颗耀眼的明珠。行走在可人的唐地村,不仅看到了崭新的变化,也感受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如今的唐地村,让村民感觉到犹如生活在人间天堂,让到此旅游的人眼前一亮。村党支部书记普布次仁感慨地说:“现在的唐地村比以前好多了,我们的马路更宽了,房子更亮了,夜景更美了,腰包更鼓了,欢声笑语也多了。”

(责编:木木)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