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文章

重庆日报评论员:传真心大爱 用智慧援藏

发布时间:2010-08-09 15:42:00   来源:重庆日报

  雪山作证,见证重庆援藏干部为昌都建设日夜奔波操劳;

  格桑花开,犹如文明之火为雪域高原带来蓬勃生机。

  十几年来,共六批来自巴渝大地的援藏干部奔赴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昌都,忍受着高原缺氧奇寒的种种考验,不断“接力”,传递了重庆人民对藏区人民的深情厚谊,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用滚烫、坦诚的心,温暖藏民的心。重庆与昌都相隔遥远,高山大川阻隔,环境气候差异很大,生活习俗不尽相同。藏区条件极为艰苦、工作极为辛苦、生活极为清苦,没有不畏困难的强大勇气,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不敢也不会迎接挑战的。援藏干部远离家乡、亲人,无论是干部本人,还是干部家属,都将克服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需要援藏干部发挥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战胜艰难险阻,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当主人不当客人,干事业不虚度时光”,“不当官、不当老爷,真心实意来援藏!”这些思想,成为我市援藏干部共同的信念。上雪山、下牧场、进乡村、访寺庙,他们与农牧民打成一片……他们用实际行动,坦露了赤诚的内心,展示了无私与大爱。他们人数虽不多,却像火种一样撒遍了昌都的山山水水,让冰封的雪域高原感受到他们带来的热度。特别是我市第五批29名援藏干部,充分发扬“缺氧不能缺精神,艰苦不能降标准”的援藏干部精神,用实际行动树立了重庆援藏干部顾大局、识大体、干大事的良好形象。一些当地藏族干部自发向中共重庆市委写信,称赞我市援藏干部“他们的思想和言行比洁白的哈达还要纯洁!”

  用智慧援藏。地广人稀、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不仅制约着昌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相对闭塞的环境阻碍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援藏,不能单凭一腔热望,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实现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的统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援藏工作。我市援藏干部提出了“智力援藏”的理念,将内地先进的思想、观念、制度带到了昌都,把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积极拓展援藏领域。事实证明:这样的理念催生出的思路,非常切合藏区的实际,实现了由“输血式”援藏向“造血式”援藏转变,为援藏工作趟出了一条新路。

  一个由援藏干部引进的卡玛多菱镁矿业开发项目,挺立于世界屋脊之上,创五项世界环保工业之最;一项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养殖模式,被新的养殖技术所代替,解决了牦牛养殖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下的老问题……“重庆干部带来的智力援藏胜过百万资金”,昌都的干部群众高度评价这一系列创新式援藏模式产生的价值。

  雄鹰见证蓝天的高远,雪山彰显大地的壮阔。

  援藏工作,是人生难得的一次体验;援藏工作,是渝藏兄弟情谊的延续。选择援藏是勇气和魄力,更是一种境界和精神。可以相信:只要渝藏两地共同携手,相互学习,就能建设一个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的新昌都!就能让渝藏之情如雅鲁藏布江之水源远流长!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