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孙德锐(右二)和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到德庆乡调研。
2007年7月,孙德锐(左二)、刘盛杰(右二)、乔泽河(右一)在羊达乡调研。
纯美雄奇的青藏高原,令多少人神往。然而,路途遥远和高原气候,令许多人视西藏为畏途。高原上氧气稀薄、气压低、生存条件恶劣,有的旅游者甚至对高原反应谈虎色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2007年6月,孙德锐、刘盛杰、乔泽河3人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告别了家乡和亲人,不畏艰辛来到了雪域高原,分别担任堆龙德庆县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副县长的重任,三年来,他们牢记使命,经受了抛家离子的苦楚,熬过了作为儿子未能关照父母的愧疚,克服了来自于高原地区身体不适的种种考验,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援藏工作中。
实施县行政服务中心工程,工程总投资526.7万元,项目于2009年12月完工;实施县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工程总投资260.88万元,2009年1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命名为“堆龙石景山中心幼儿园”;实施109国道德庆旅游服务区工程。工程总投资549.81万元,项目于2009年12月竣工;支持240户蔬菜种植、100户生猪养殖和150户家禽养殖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401万元,项目于2009年12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实施县妇幼保健疾控楼工程。工程总投资166.09万元,项目于2009年11月完工……这一个个项目,一串串业绩,都在向我们述说着北京市第五批援藏工作的成就。
这五个重点援藏项目涉及行政服务、教育、卫生、旅游业发展、农牧民增收等各个方面,充分符合中央关于援藏资金向农牧区倾斜的要求,符合堆龙德庆发展高原城郊型经济的实际,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对推动堆龙德庆的全面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三年来,孙德锐、刘盛杰、乔泽河三人组成的北京市石景山区对口堆龙德庆县援藏工作组根据援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的援藏工作安排,紧紧抓住堆龙德庆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做好资金和项目援藏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智力援藏,在做好政府支援的前提下,努力带动社会援藏,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过程中,扶持农牧民发展生产。逐渐形成了包括资金、项目、智力、物资援藏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推动了援藏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堆龙德庆的社会局势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规划援藏工作
堆龙藏语意为“上谷”,德庆藏语意为“极乐”。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近郊,距市中心约12公里,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拉萨河拐弯处及其支流堆龙河两岸,全县总面积2704.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94969亩。全县总人口4万余人,其中藏族人口约占95.5%。
堆龙德庆县也是离拉萨市区最近的一个县,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横贯全县,拉萨火车站、货运站、拉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均位于县域境内。堆龙德庆县的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全县4万多父老乡亲渴望加快发展、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让远道而来的援藏干部感到了压力,更获得了加快堆龙德庆县发展稳定的动力。
为扎实有效做好石景山区与堆龙德庆县的对口支援工作,进藏之初,援藏工作组三名干部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和身体不适,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5乡2镇34个行政村,拜访农户、进学校、访企业,问发展思路,听群众意见,查生产实情,全面摸清了全县详细情况,准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使得西藏的发展基础、工作机制、思想观念和商品经济意识相对落后,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果援藏干部没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其工作也只能是平平淡淡,无所建树。”孙德锐说。
在此基础上,援藏工作小组有针对性地对石景山区对口支援堆龙德庆县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对促进两地人员往来、资金支持、项目合作、民间交流、技术指导、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工作都作了具体安排,并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为开展好对口支援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一做法受到了其他省市援藏工作组的高度评价,并被纷纷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