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间奔跑的孩子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住在拉萨清真寺旁的多吉老人,每到8月秋风送爽的时节,都会制作无数的风筝,然后卖给孩子们。制作出售风筝让他的8月既忙碌又收获颇丰。
多吉制作风筝已有40多年了,以前一天最多扎20只风筝的他,如今已请了3个帮工,风筝的制作效益大大提高。
拉萨风筝和内地的风筝有很大的不同,它只有两根竹条,一根稍粗的立在中间成为脊骨,一根略细的横在脊骨的前端,变成一个弓状。整个风筝是菱形,一旦断线从天空飘下时,忽忽悠悠,像一片落叶,拉萨的孩子们称其为“当阿有达”。拉萨风筝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和泽当等地,并传播到邻国尼泊尔、不丹。十三世达赖偏爱风筝,曾为专供风筝和加工筝线的“上哉”加封印章。史诗《格萨尔》中有制造放木鸢的描写。大的木鸢,舱中可藏十几个人,腹下有滑轮,绳索。开始飞行时,用人力拖引线索,使木鸢滑行到一定速度时,木鸢就徐徐飞起来。常用于侦察险要地形,也用于运兵攻占险要山隘关卡。它飞到空中时发出隆隆声响,被敌方发现时,就形成空对地的战斗。
拉萨放风筝的季节在8至9月,由于受西南季风影响,这时的拉萨风力稍大,空中也没有粉尘,风向多为西风,风速平衡最适宜放风筝。
这时,拉萨的孩子们也正好放暑假,下午拉萨大昭寺广场、布达拉宫广场会聚集起许多放风筝的孩子,八廓老街屋顶上也是孩子们放风筝的理想之地。如今拉萨已经举办过很多届风筝节了,在拉萨河滩,很多市民都花60块钱租借一只风筝和一个辘轳,带着家人放上一天。
虽然方便可很多,但缺少了自己做风筝的乐趣。更少了我们童年时候看到风筝掉下来,一边跑去争抢风筝一边唱着很有韵律的歌谣:“当阿有达有达,切比门度门度。(汉语意思:细线断了断了,风筝没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