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食物,邀约亲友到郊外搭起漂亮的帐篷,一边喝酒,一边唱歌,玩棋牌、跳锅庄、摆龙门阵等。于书记说起这些,脸上喜形于色,足见“耍坝子”的魅力。在昌都地区唯一的广场上,7、8个藏族百姓就在广场的小草地随意坐着,喝酒聊天,非常快活。
对他们来说,“耍坝子”本质是丰富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尤其是像边坝县这样的偏远地区,说是县城,隔着麦曲河就两条街,没有一处文化娱乐中心。当我们可以轻易看一场室内电影时,他们最多能看个露天“坝坝电影”,或者苦苦等着电影放映车。
我们到边坝当天,接我们的县里干部就边“耍坝子”边等待我们到来。
或许因此,藏族百姓更喜爱唱歌。当远道客人来时,他们通常会献歌一曲,请客人“三口一杯”喝下一碗青稞酒,不过现在也可以啤酒或者红酒代替。于书记喜欢的《我们好好爱》、《央仓嘉措情歌》、《卓玛》都非常流行,也最容易献给客人。尤其是六世喇叭央仓嘉措的情诗,现在因电影《非诚勿扰2》里借用的“见与不见”,在内地也红了起来。
受爱歌民族的影响,于书记自己也作词一首《呼唤》,”山高高路迢迢水弯弯天蓝蓝山是那么高路是那么远你我远隔万水千山是什么(是什么)把你带到我的身边家是那么好儿是那么小抛却家人背井离乡……”
到拉萨
从边坝县出来,往南经过海拔较低的林芝,波密地区,马不停蹄的三天行程最后终于到了拉萨。
这天是周末,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的红色柱子立在布达拉宫的广场,穿着齐整民族服装的老百姓,转着金轮,念着九字箴言,绕着布达拉宫一圈一圈的朝拜。在路上,也有很多信徒,独个的,全家一起的,一步步跪拜至此,那种莫大的虔诚感,我只能用崇仰与敬佩来表达。
在拉萨的时光是最短暂的,仅仅将图片上的布达拉宫拉到了现实中,原来那些红色之处,是一种叫做白马草的植物,而非人工涂抹的砖墙。
另外证实了见到的所有诸如圣洁、壮美等形容布拉宫的词汇,它都匹配得上。唯一的区别是,与信徒相比,我是缺乏信仰的,缺失的虔诚感让我不知道如何朝拜它。
短短的半天看不透也理解不透拉萨,信仰缺失的特征在这个时候完全裸露,有时候仿佛领悟了什么,但又好像看不懂,一次颠簸的西藏行,是一次心灵的修行。此行,正如我的同门死党说的“可以净化心灵”,大约意即在此吧。所以,一辈子要去一趟西藏。
(责编: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