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印象西藏
神话大昭寺
 
红土   发布时间:2011-04-10 08:23:00   来源:凤凰网论坛

  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内地佛教的寺庙不同,主殿坐东面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内的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鲁派的护法神)、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

  无论世界屋脊的紫外线如何地强烈,雪域高原的冰雪如何地寒彻;寻常岁月还是盛大宗教节日,大昭寺门前总是聚集着众多远道而来的朝圣者。无论是衣冠楚楚、印堂饱满者;还是衣着破烂、蓬头垢面者,个个神色凝重、庄严,在大昭寺门前顶礼膜拜不起。还有更多的人手持转经轮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在藏族人心里,大昭寺是平民百姓理想寄托的圣地……

  他们的那种出生忘死地虔诚让你深信:一个轻易抛弃自己信仰的民族在人类中是多么可悲的同类。

  大昭寺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噶厦”政府的机构便设于寺内,主要集中在庭院上方的两层楼周围。许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动,如“金瓶掣签”等都在这里进行。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没去大昭寺就等于没去拉萨”这是大昭寺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的话。藏传佛教信徒认为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是世界的中心,拉萨则以释迦牟尼佛为核心进行转经活动。转经一圈为圆满,沿佛殿四周的转经甬道一圈为“囊廓”,是内圈;绕大昭寺一圈为“帕廓”,是中圈;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一圈为“林廓”,是外圈。大昭寺实际就是佛教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这一密宗义理真实的再现。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据说在西藏,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都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从大昭寺走出,我的灵魂仿佛也有了洁净的感觉,让我在纵然间对信仰有了许多新的觉悟。

  (责编:伊一)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