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旧城八廓街西面2公里处,拉萨河北的红山顶上,耸立着一组中世纪藏式宫堡群——布达拉宫。它的南面与药王山相对,北面是巍巍群山,著名的大昭寺在它的东面,达赖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在它的西南,位置适中,一直是新旧拉萨的中心。
布达拉宫 来自百度图片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最早见于《新唐书》记载,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对其规模和形象都有记录。当时在西藏尚无文字,有关它的资料也都是在后来的藏文著作中追述:“红山以三道城墙围绕,中心筑九层宫室”,“共为一千间,宫顶竖立长矛和旗帜”,“王宫南面为文成公主建九层宫室,两宫之间,架铜银合制吊桥以通往来。”宫殿“一切宫檐,以宝为饰。走廊台阁,铃铎冷然”,像帝释宫一样辉煌壮丽。
公元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王固始汗在战胜藏巴汗之后成为绝大部分藏族地区的统治者,尊祟第五世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政治中心又回到了拉萨。在清朝皇帝分别册封第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以后,在宗教方面,黄教已是凌驾于西藏各派佛教之上;在政治方面,固始汗把西藏地方政权交给第五世达赖喇嘛,在西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作为西藏最高统治者权力的象征,统治者选择了离当时势力最大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黄教寺院最近的拉萨作为新王朝的首府,并于1645年,采用西藏各地政权的宗山建筑传统形式,在早期布达拉宫的遗址上动工建造宫堡,先建成白宫,后建造红宫。
布达拉宫占地约40公顷,是由山上宫堡群,山下方城和山后龙王潭花园三部分组成。
宫堡群是用块块巨石依山势建造,主体建筑居山顶最高处,占据了整座山头,两侧为附属建筑,总平面呈不规则形,东面总长约370米,南北最宽处270余米,最高处(红宫顶)为117.1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