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艺术长廊
传承与裂变:藏族锅庄的文化分野
 
旦周措毛   发布时间:2013-11-24 07:30:00   来源:《群文天地》
  二、锅庄的源流勾勒
  据《民族词典》所记,锅庄是藏族民间歌舞,流行于四川、云南、青海等省藏族聚居区及西藏昌都一带,每段开始由一人领唱,然后齐唱,依曲合步,伴以躬身,转身等动作,舞姿优美。
  锅庄,原指一种炊具,以三块石头支撑烹调煮食,这便是锅庄或是锅庄石的由来。在我国西南地区,它不仅是藏族、羌族、彝族还是苗族等各民族普遍使用的炊具。显然,锅庄舞与作为炊具的锅庄石或火塘并无直接联系,因此,锅庄在此并非简单的指炊具或炊事而言,其所含意蕴更加深远。从许多民族有关火塘与锅庄的神话传说来看,其内容情节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类似的说法,锅庄即祖先,敬火塘、敬锅庄即敬祖先,以火塘上的锅庄石象征祖先,这在许多民族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这些民族群众的心目中,祖先的神灵寄居在火塘,特别是在其锅庄上的。居家火塘是最初把自然火种引进居室的产物,它的基本功能是在物质生活上施惠于人,随着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生使各种神灵走进了火塘这个日常生活设施之上,从而使其升华为人们心灵中的圣地。在人们眼中,火塘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炊具,而是一个浓缩了的神灵世界。正因为火塘和锅庄是神灵之所在,人们举行祭祀礼以取悦他们希冀得到神灵的欢心和保佑,此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火塘、锅庄紧密相连,不仅围坐在火塘边喝酒聊天,商洽事宜,也会围在火塘边对唱情歌或跳锅庄舞。
  在众多的传统民间舞蹈中,在其产生的原初舞蹈的功利性远远大于娱乐性,舞蹈主要的诉求体现于对神灵虔诚的祈愿,为部落和氏族的生存延续以及来年耕、牧、猎、渔丰收而祈求神灵的护佑。对此,民众对锅庄石的崇拜中就能得到很好的佐证。在这个意义上,原始舞蹈的功能首先是娱神,然后才是娱人。“跳舞与宗教——跳舞之中带有宗教的意义的。其原因便是因为跳舞可以使旁观真实的快感一次献于神灵之前以媚悦他们。通过舞蹈,可以把人们的祈求,祝愿传达给神灵,同时得到神灵的感召和庇佑。跳锅庄即为原始先民在祭祀神灵时与神灵沟通的方式。在跳锅庄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自己的肢体相对解放,来实现与神灵的交流。
  当然,随着岁月的流逝,锅庄舞的社会功能逐步由酬神娱神而转向娱人,早期的锅庄中所蕴含的图腾意义也渐渐丧失了,人们只管尽情地跳,用肢体去体验舞蹈本身,并不去深究它对生命整体的意义。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