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藏语名“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语名“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无其他乐器,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艺术流派。藏戏演出一般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顿”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雄”正戏传奇,第三部分“扎西”祝福迎祥。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仅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藏戏的历史起源
一、藏戏的历史起源
1、民间歌舞
藏族早期民间歌舞开始带有戏剧色彩。《西藏王统记》:松赞干在颁发《十善法典》举行庆祝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嫠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奏大天鼓、弹奏琵琶、还击饶钹、管弦诸乐……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装饰巧丽、持诸鲜花、酣歌曼舞,尽情欢娱……驰马竞赛……至上法鼓,竭力密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