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艺术长廊
六字真言:喳嘛呢叭咪畔
 
索南才让   发布时间:2013-02-23 07:3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中图分类号】B946.6+J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7(X)(2012)03—0089—05

如意平安 图片来自:JIKE

如意平安 图片来自:JIKE

  六字真言是藏传佛教中最受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亦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咒。藏文写作om ma ni pad me hfim,系梵文ommani padme hfim的借用,汉文音译作喳、嘛、呢、叭、咪、畔。

  究其名,唵(Om)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只有身口意与佛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为梵文mani之音译,原意为“摩尼宝珠”、“如意宝”等,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珠,则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相当于梵文padme,原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畔即梵文hum,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意谓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度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藏传佛教把这6个字看做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循环往复持诵思维,念念不忘,如此即可积累功德,终得解脱。

  六字真言在藏族中流行的最早证据,可追溯到吐蕃占领敦煌时期(786—848年)。在敦煌古藏文文献中,即已发现有用吐蕃文书写六字真言的情况,如IOL Tib J 420一1、IOL Tib J 421—1、IOL Tib J 720及P.T.37、P.T.51等藏文写卷即是。这些写卷的存在表明,至迟在8—9世纪时,六字真言在吐蕃中即已出现了。

  自那时起,六字真言便因被视作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心咒,甚至佛法的象征而受到特别的推崇,其后,随着藏传佛教在后弘期的迅猛发展,六字真言也开始逐步流行起来。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则应自元朝始。

  六字真言题字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有梵、汉、藏、回鹘、西夏、八思巴和蒙古文等,种类繁多。不同文字的六字真言都是单体而刻,仅有少数用2种文字合璧镌刻,如杭州飞来峰即发现有梵汉合璧的六字真言题刻。但用三种以上多体文字镌刻的六字真言却极为罕见,仅于河西地区有发现,分别使用4种、5种甚至6种文字合璧题写。其中,最负盛名的为今存于敦煌研究院的《莫高窟六字真言碣》。

  《莫高窟六字真言碣》立于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保存基本完好,略有残泐,所幸《西域水道记》《西陲石刻录》等有录文,缺失与模糊不清文字可据以弥补。残石高75厘米,宽57厘米,由晋宁路绛州(今陕西新绛县)白台寺僧守朗立,奢蓝令栴刻。碣石上方横书正楷“莫高窟”3字,中央阴刻四臂观音坐像。在其上方及左右方刻汉、梵、回鹘、藏、西夏、八思巴等6种文字的六字真言。在六字真言之外围有诸多题字,左为速来蛮西宁王、脱花赤大王、太子养阿沙、速丹沙、阿速歹、结来歹、妃子屈术的题名,右题:“维大元至正八年岁次戊子五月十五日守朗立”,另有长老米米、耳立嵬、刘耳立嵬、吴义赛等12人题名。

  莲座下则是沙州路(今甘肃敦煌市)河渠司提领威罗沙、哈只、大使逆流吉、大使兴都、百户宜吉、翟忍布、善友脱果、答失蛮、李世荣、陈世昌、翟文通、哈喇阳、公哥力加等72人题名。外围之外,右题“卜鲁合真、陈氏妙因龛”左题“奢蓝令栴刻”。共得95人题名,其中多为蒙古人,如西宁王速来蛮父子及妃子屈术、大使兴都、卜鲁合真等;也有汉人,如吴义赛、李世荣、陈世昌、翟文通等;西夏人,如耳立嵬、刘耳立嵬等;更有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如哈只、答失蛮等;也可能还有藏族人(公哥力加)和回鹘人(哈喇阳)等。该碑之立当有多民族人士参与。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