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艺术长廊
藏族舞蹈“羌姆”的历史渊源及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11-05-01 08:5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综合

“羌姆”表演
“羌姆”表演  图片来自百度

  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藏族的舞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能通过它与神灵沟通而得到佑护。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寺院舞蹈“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

  “羌姆”的历史渊源

  要说起藏传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来源,就必须追溯到藏传佛教在西藏得以兴起的经过。那是在公元7世纪时,印度高僧莲花生来到西藏宣传当时流行于印度的佛教。然而,西藏当地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深入人心,对外来宗教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为了能在西藏推行佛教,聪明的印度高僧莲花生便采取了将印度佛教与西藏原始苯教相互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义、对唯一最高主神如来的崇敬,又将笨教中的各种神灵收纳为护法神,而符合了藏族对原始多神进行崇拜的心理,至使西藏地区在唐代诞生了藏传佛教。

“羌姆”表演
“羌姆”表演  图片来自百度

  随着藏传佛教的建立,莲花生又创建了该教在祭祀礼仪中,采用头戴各种神祗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间舞蹈成份而编排的程式性舞段,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族民众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祭祀活动中的宗教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随着历史的进展,藏传佛教逐渐在除西藏之外的所有藏区,以及内蒙等地多个民族中逐渐流传开来。而“羌姆”,也因地域与民族的不同,产生出多种称谓。如蒙族称其为“查玛”,满族称其为“跳布扎”、青海等地又称作“跳欠”等。

  每逢释迦牟尼的诞辰、藏历新年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教节日,全国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西藏的哲蚌寺、扎什伦布寺、桑鸢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内蒙的五当召、北京的雍和宫等,都要举行盛大的“羌姆”活动。数以万计的信徒为了能亲临祭祀活动,有的不远数百里之遥,提前若干天便携家带口启程奔赴各大寺院,以对神灵进行崇拜和求得自己与家人愿望的实现。

  “羌姆”的艺术特征

  “羌姆”是神圣、庄重的宗教祭祀仪轨活动,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宗教艺术形式之一,它既有强烈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又蕴涵丰富的佛教密法内容。它借用丰富的艺术形式表达佛法及其善的意念传达,为众生消灾驱邪,祈祷众生福寿吉祥。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