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宗教功能突出
在西藏,纯民间或纯宗教的事物是难以区分的。由于苯教文化的发展,给藏族面具凭添了不少宗教气息,藏传佛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更对藏族面具产生巨大影响。冯·奥格登·沃格特认为,“宗教始终是艺术的泉源,而崇拜艺术则是一切艺术之母。宗教礼仪与艺术在表现情感生活方面具有共同的根,原始艺术,至少是戏剧的形成和发展,在情感方面源自于宗教礼仪”。

木雕面具 图片来自百度
四、质地与造型多样
藏族面具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样的。藏族面具就功能类型而言,其丰富多样在世界多民族中是十分突出的,寺庙“羌姆”面具、藏戏面具、民间祭祀面具和民间艺术表演面具一应俱全。其中,寺庙“羌姆”面具和藏戏面具的这个特点尤为突出,其类型最具多样性。
藏族历史上所遗存的各个时期的古老面具,不仅是藏族面具产生发展的历史见证,同样也是其基本特点形成发展的历史见证。
西藏面具的美学意义
西藏面具注重展示面容的丑与恶,它在美学上又富有什么意义呢?

护法神面具 图片来自百度
面具这种具有藏传佛教美术价值的艺术形态,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内涵,它是美的反叛和异化。它的严厉、可怕和怪诞,可以用学者刘东提的丑学内涵来界定:藏面具的形态总体上是“丑学意义上的美”,它从感觉到心灵给人一种沉重、扭曲、抑郁的压抑感,这是一种幽暗之美。正是由于藏族面具艺术的内涵,奠定了面具艺术在美学上的独特意义。也许,这正是藏面具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面具艺术的民族审美特征的多元性,应该看到,每个面具都有自己的多层次审美导向,这样认识就会更全面、更客观。
藏族的面具充满力度、戏剧性以及强烈的情感,它们创造出一种令人敬畏的神秘感。藏面具将藏人对超自然力的信仰具体地表现出来,并在藏族人民中引起强烈的情感反映。藏面具是人们希望创造出能施展巫术效用的物体,而不是写实地再现自然中的物体,尽管这种被创作出的物体可能脱胎于自然。
西藏面具的产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而又幽暗的神仙鬼怪的彼岸世界进入人的世界。人被压抑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彻底渲泄,人类的真、善、美、假、恶、丑得到直接的表现。面具作为藏族一门古老的民族艺术,它从一个特定的角度通过宗教形式表现出这个民族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审美心理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是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比较中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存在。为了民族文化的存在,应该做的不是单纯的摹仿,而是使民族文化更具有个性和特色。
(责编:释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