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殿卿在家里的杏树下。 西藏日报记者 王川 摄
采访一位十八军老战士,是接到采访任务时就有的一个想法。
1950年,在毛泽东的亲自决策下,二野十八军进入西藏,为后来解放百万农奴铺平了道路。这次进军,被称为“第二次长征”。
一路上,一直在努力寻找十八军当年边进藏边修路的历史痕迹。边走边打听,八一镇没有,波密没有,如美镇有了烈士陵园,而昌都,只有广场上的雕塑。
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在巴塘,能联系到两名十八军的老战士。最后,巴塘兵站的张庆帮我们联系到其中一位,他叫刘殿卿。张庆,就是那位做“团结包子”而知名的人。
去刘殿卿老人家要经过流经巴塘的那条河,过了桥就是团结村。团结村这个村名的来源也跟当年十八军进藏有关,现在,这个村子成了巴塘兵站的军民共建村。目前318国道沿线的兵站都会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和当地的学校或者其他单位组成共建单位,在搞好军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同时,又能帮助常年在川藏线跑运输的汽车兵解决一些涉及当地民众的一些棘手的小问题。
团结村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团结包子”。一种巨大无比的包子。当年十八军进藏修路的时候,当地村民为了欢迎部队的到来,就给战士蒸包子吃,但是做小包子非常费工费时,他们就将包子做得很大,这样一个包子就可以供应一个班甚至更多的战士来吃。到现在,做“团结包子”已经成了巴塘当地的一个风俗,当重要的客人或者亲人从远方来的时候,家庭主妇会做“团结包子”给一路风尘仆仆的客人吃。我们见到会做“团结包子”的张庆的爱人后,她一直在惋惜着说她们家做的“团结包子”刚刚吃完,劝我们在巴塘多留两天,这样就可以给我们做“团结包子”吃。
采访刘殿卿老人的时候,我问老人家,是现在的“团结包子”好吃,还是过去的“团结包子”好吃,老人嘿嘿一笑说当然是现在的“团结包子”好吃,因为现在的“团结包子”的包子馅有肉,过去的“团结包子”只是素菜。
但是,现在让刘殿卿老人最开心的不是能吃到肉馅儿的“团结包子”,而是能和女儿生活在一个种满桃树、李子树、葡萄树和各种花卉的院子里,大部分的时间是去看书,娱乐不是去打麻将,而是到河边去刨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