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资讯播报
“两路”采访记:西格办,见证与归属
 
陈敬 米玛 常川 卢明文   发布时间:2014-09-01 14:49:0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6

西藏、青海两省区关于建设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框架协议签订不到1年时间,园区建设全面开工,各项工作也取得很大的进展。 图为一名建设者正在藏青工业园内施工。 
西藏、青海两省区关于建设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框架协议签订不到1年时间,园区建设全面开工,各项工作也取得很大的进展。 图为一名建设者正在藏青工业园内施工。 记者 常川 摄

  上世纪80年代末,扎西离开西藏到北京上大学,由于路途遥远,上学4年也回不了几次家。毕业回拉萨工作,要先到青海省格尔木市,到格尔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背着大包小包满街找西格办报到,然后到西格办的财务部门领取一笔进藏路费,之后再坐长途汽车沿青藏公路进藏。“这才算是到家了。”

  “那个时候有这么一句话,‘找到了西格办,才算真正进西藏’。”与扎西同时代进藏的那一批大学生,算是西格办上个世纪辉煌历史的最后经历者,之后,整个国家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型,西格办在进藏程序中的“戏份”开始越来越少。

  “西格办”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办事处”的简称,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盐桥北路54号。其实这个办事处代表的是一个更加庞大的机构:格尔木西藏基地。盐桥北路54号这个地址,在那个交通运输完全依靠青藏公路的年代,曾经一度是西藏联系祖国内地的重要枢纽。除了进出藏的工作人员,海量的机要公函、文件都以这个地址作为中转站。

  刘存英2003年退休,在这之前,她在西格办的财务部门工作了30多年。“是的,一直到90年代初,西格办都是进藏工作的大学生的第一站。”刘存英说。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那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西格办报到,都是些半大孩子,手里拿着派遣证、毕业证什么的,看着一个比一个精神。”刘阿姨说,“我们那时候还会和一些内地生源的汉族同学开玩笑,说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西藏人了啊,可不许后悔。他们都说不会。”

  “在那个年代,大学毕业分配到西藏工作,基本上就意味着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待在那里。我工作了这么多年,亲眼看着一拨又一拨年轻人经过西格办,走上高原,然后就把青春奉献在那里。西藏也一天比一天更好。”刘阿姨说,虽然西格办曾经是一个职能繁多的单位,但作为西格办人,她觉得自己首先是一个西藏现代史的见证者。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