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资讯播报
“雪域茶谷”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4-08-13 10:28:0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细细窄窄的山路,本就不太好走,眼下正值雨季,就更坑洼泥泞,这个季节,塌方泥石流都算正常情况了。对于第一次行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来说,那是一种惊险和刺激,对于欧国亮来说,早已见怪不怪。车行至通麦大桥,欧国亮“回家”的路还有二十多公里,他的“家”,就是素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机茶叶生产基地——易贡茶场。

  2013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调整广东援藏结对关系,易贡茶场改由广东省国资委单独对口支援。欧国亮作为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领导小组成员、易贡茶场党委书记进驻易贡茶场。但其实,广东省对口支援茶场工作是2010年才开始第一批的,欧国亮算起来是第二批支援茶场的干部。

  一年以来,广东省国资委派驻易贡茶场援藏工作组积极争取林芝地委、行署,广东省援藏援疆办、广东省国资委的大力支持,着力改善民生,树立企业形象,以茶叶为支柱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多途径改善茶场经济状况,取得良好成效。

  破题“发展”: 难于上青天  

  古有诗人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有易贡茶场发展路,难于上青天。此话不是空谈。

  从自然地理环境上说,易贡茶场距林芝地区行署驻地八一镇168公里,离波密县城108公里,进出茶场主要的交通要道为318国道及305省道,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茶场周边森林茂密,终年云雾环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宜开发高品位绿茶、红茶和黑茶,终因自然灾害、交通不畅等因素制约,发展有限。

  从历史沿革上说,易贡茶场始建于1960年,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军西藏的军部所在地;1966年9月,引进四川名山县蒙顶茶场四川中小叶茶树,采取有性繁殖试种成功;1982年,茶叶在易贡茶场大面积种植;1986年后由林芝地区管理;1992年,时任林芝行署副专员胡春华同志(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到茶场驻点,寻找林芝地区经济突破口,着力加强茶场管理,解决茶叶滞销问题,全力开拓国内、国际茶叶销售市场,在茶场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茶场当年走出亏损困境,次年首次创造了近百万元的利润;1998年改制为西藏太阳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后,茶场生产经营陷入困境;2008年,林芝地委、行署恢复易贡茶场,并派出工作组进驻茶场,开展各项工作;2010年7月,广东省将易贡茶场列为佛山市对口支援单位;2013年6月,广东省国资委单独对口支援林芝地区易贡茶场……

  面对这么一个几经周折的易贡茶场,广东省对口援助的工作压力可见一斑。

  经济发展落后,人均年收入低于林芝地区平均水平;资金不足,茶叶种植面积小,茶树老化严重,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医疗专业人员和设备缺乏,难以满足易贡茶场职工群众的就医需求;人才严重缺乏,制约茶场的长远发展;历史遗留问题多,影响茶场的安定团结;管理体制不顺,管理难度较大……采访中,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干部、易贡茶场党委书记欧国亮向记者一一述说着茶场面临的困境。

  “要解决茶场的困难,离不开发展。只有茶场发展好了,经济搞上去了,茶场才能摆脱困境。”这是广东省国资委派驻易贡茶场援藏工作组全体干部们的共同心声。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