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资讯播报
新春走基层:牧场上的“绿色农场”
 
王珊 杨正林   发布时间:2014-01-21 10:30:00   来源:西藏日报

  深冬的藏北草原上,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银装素裹,冒着炊烟的牛毛帐篷外,气温已达零下17摄氏度,而当雄县宁中乡巴灵村牧民巴果家的温棚内却是另一番景象,空心菜、大白菜等蔬菜吐露嫩芽,展现出绿意浓浓的盎然生机。

  今天的巴果一家人都起了个大早,拔草的拔草,摘菜的摘菜,纷纷在温棚内忙活着。“这批白萝卜长势都不错,都用羊粪施肥,属于无公害蔬菜,你带进城里去吃吧!”儿子从父亲巴果手中接过刚从地里拔出的白萝卜,整齐地排放在一个大筐中。“过去,我们笑话城里人吃蔬菜说是吃‘草’。如今,我们藏北牧民冬天也吃上了自己种植的蔬菜。今年菜长得不错,自己家吃不了这么多,所以把一些好的菜带到拉萨送给亲戚们吃,让他们尝尝我们牧区种的‘环保蔬菜’。”看着绿油油的蔬菜,巴果显得十分高兴。

  设施农业在中国内地农村十分常见,但在高寒缺氧、平均海拔4300米的当雄县则十分稀奇。从2011年开始,当雄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造的高寒两用温棚,在中国高寒牧区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153座高寒两用温棚在当雄县的投入使用,使藏北牧民实现了温棚内种植蔬菜、接羔育幼的梦想,对改善当地牧民饮食结构、实现人畜分居具有重要意义。

  宁中乡副乡长次罗介绍说:“从2011年开始,县里在宁中乡建高寒两用温棚进行试点,且产权到户,这样的高寒两用温棚很适用于家庭式种植,受到了牧区群众欢迎。高寒两用温棚最显著的特点是‘两用’,即夏季种菜,冬季圈养牲畜,使其安全越冬。现在乡里报名建设高寒两用温棚的群众越来越多,我们根据水源、劳动力选择性建设。”

  在当雄县政府的安排下,县人民武装部、县武警中队派出种植能手,手把手教当地牧民种菜。巴果家的高寒两用温棚面积有120平方米,畜圈面积有240平方米,温棚内温度保持在20至30摄氏度左右,每座温棚建设,政府补贴4万元,巴果只需投资5000元。高寒两用温室大棚外观看起来也和日光温室大棚有明显的不同,高寒两用温室大棚的四面都是墙体,外观看起来像一座房子。

  在巴果邻居格次的高寒两用温棚内,记者欣喜地发现了一些凋谢的西瓜藤。格次腼腆地告诉我们:“2013年夏天,在部队官兵的指导下,试种了些吊藤礼品西瓜,技术不好导致西瓜个头太小,不过口感不错,现在让土地休养生息,什么都不种。让儿子上网搜了些吊藤礼品西瓜的种植资料,一开春我就要到曲水县学习西瓜种植技术,慢慢摸索,我相信一定能把西瓜种好,建设好牧场上的‘绿色农场’,打造我们草原上的西瓜品牌,让旅游的人尝尝牧区的西瓜。”

(原标题:西藏日报新春走基层:牧场上的“绿色农场”)

(责编:朱琪)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