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江拍摄的羌姆石窟壁画
这是一个从未公诸于世的石窟。在位于海拔4500米到5300米的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果美山上,它一直沉睡着,就连山下的羌姆村村民也无法说清它的来历。然而,13次进藏的作家、学者、摄影家赵春江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得以进入石窟,震惊之余,他还用手中的相机艰难地采撷到部分图像,并最终呈现出来。3月1日,在“羌姆石窟——赵春江摄影发现研讨会”上,很多人也被震撼了——那些首度公开的惊世浮雕和壁画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这些尚未开启的宝藏,又将为中国考古史、文化史增添怎样令人惊叹的内容?
无论如何,这些经过专业摄影人之手最终呈现的作品,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当代艺术作品。记者眼前,拍摄后经剪裁、局部放大等手法处理后的20余幅作品,远看部分带有油画的肌理感、近观却是真正的原生态文化遗存。而选择在北京798艺术区的映画廊展出,不仅契合了该画廊的摄影特色,还平添了几份当代感。对此,策展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朱宪民意味深长地说:“赵春江不是阿里巴巴,却把瑰宝带出喜马拉雅山。”
赵春江成为羌姆石窟第一个文化意义上的造访者,得益于他对西藏的痴迷。他13次进藏,9次到吉隆县,6次到萨嘎县,5次到定结县,是第一位走遍陈塘全境和夏尔巴人村落的汉族人。羌姆石窟群所在的西藏自治区定结县是赵春江的家乡吉林省对口援助地区之一。2009年7月的一天,正在定结乡下偶然听说这里还有一个自己未去过的石窟,赵春江内心雀跃之余,决心一探究竟。因为以他多年行走西藏、研究西藏积累的经验,除了阿里古格少量石窟壁画,其他藏地还没有类似记载。
“清晨的阳光暖照,眼前的果美山庞大山体横亘在高原上,向上仰望,岩壁上密布着蜂窝状的数百个石窟,气势宏大,神秘莫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赵春江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一进石窟,我就被里面怪异的结构所震惊,很多石窟都有暗道相连,形成连环洞、洞中洞。”
这里地形陡峻,开凿其上的石窟高不可及,很难想象古人是如何攀爬上去作业的。羌姆村一位牧羊人主动请缨,试着上去几窟,带回一个个残破的描述,还有很多洞窟连牧羊人也上不去。何况,这首先要求探寻者在汽车无法开进的地方步行两个小时才能到达。
但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遗存:洞窟里保存最完整的浮雕是大象;石窟中人物服饰有大三角衣领和前襟、时尚的带尖平底鞋,他们披肩发、披斗篷,束腰带;有多处宛若花瓣的图案,窟顶的百余幅人面兽身像……历史在此埋下了一道道难以破译的精妙伏笔。
曾20多次进藏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许言在看到摄影照片后惊叹,虽然西藏壁画在哲蚌寺、大昭寺等屡屡有新发现,但这种奇异风格,还是第一次见。
“每次进入石窟都很感动,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力量以及人的渺小。”赵春江感慨万分,他三赴石窟拍摄,由于高海拔,加之石窟无任何光源(为保护计,他把灯箱都关了),每拍完一张照片都要下来拼命地喘气,难受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后来,赵春江拿着这些图像拜访过一些专家学者,包括精通藏文化的当地文物专家。经过对石窟的初步勘察,他们粗略推测窟内遗存大约有1500年的历史。这意味着,羌姆石窟的壁画与雕饰的出现早于藏传佛教的创立。这是否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它将填补藏传佛教兴起前,佛教在西藏地区的一段历史空白?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等还通过照片对这些石窟壁画、雕像的产生年代进行了分析,并从其人物造型、服饰、色彩等角度,推算它所反映的西藏地区那个年代的文化与生活。
赵春江说,自己只是一个记录者,在定结县的长春市援藏干部和县委宣传部朋友以及羌姆村民的帮助下,才完成了一次幼稚的拍摄。而他三赴“羌姆石窟”采撷回的图像,连同此前他对夏尔巴人生活的考察与记录,或可点燃有心人继续探寻的热情,催动已在路上的求索者前行的脚步。一个学者、作家、摄影师三重身份的汉族人,在以摄影为媒介趋近喜马拉雅文化时,他的一系列思考与呈现,本身就具有文化上的意味。
2008年,贵州影人发起了“中华文化遗产影像抢救联盟”,以影像和文字为手段,参与和推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摄影,不仅为地理上的发现推波助澜,也通过艺术激情和忠实记录,让人们重新检视已成为历史的早期文化交流的画卷。
“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摄影,而是发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对记者表示,主办此次研讨会的初衷,就是要表明“摄影不单是技巧,更是一种责任”的观点,“我们要通过摄影作品为文化建设服务,而文化援藏更需要一种有历史纵深意识的大情怀。”
“羌姆石窟群”究竟有多少洞窟、多少壁画、多少雕像?在高海拔的极险处,在赵春江未能涉足的很多洞窟中,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更多的问题将留给更多的探索者来解答。
(责编: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