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王墓遗址 图片来源:百度
松赞干布陵埋有纯金战马
藏王墓据墓志上记载,松赞干布陵位于钦普沟壑口,即现在正遥对穷结县城,冲口当中平川上的大方丘,外形呈四方,与现状一致。墓志上说,内分九格,主室为佛殿,中央立一仞长的珊瑚长明灯,四角殿堂储珍宝。墓壁以方石砌成,其外筑厚土墙,墓门西向,墓外复以碎石,形成土丘,每边宽百步,高六丈余。所描述的与现在情况相差不多。
据史料记载,墓内共设五个神殿,殿内供有松赞干布、释迦牟尼和观世音的塑像,还有大量的金银、珍珠、玛瑙等随葬品。墓左面埋有他出征时穿的金盔甲,脚部埋有珍珠2.5克(克,是藏族的重量单位,约28斤)。当时吐蕃赞普死后,不仅有随葬品,而且还用活人殉葬,其方法是:用二根削尖的木棍刺进殉葬人的左右二肋骨放血,血尽致死。庙的下面就是松赞干布的陵墓,墓中分为五座佛殿,装修极为豪华,放有大量的金银财宝随葬品。陵墓大门朝西南开,面向释迦牟尼的故乡,以示对佛的虔诚;左侧埋有松赞干布的金盔甲及珍珠,是为财产;右侧埋有纯金制作的骑士和战马,以为侍从。当然,这仅是记载或流传而已,要揭开这座封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古墓之谜,只待将来科学挖掘了。
藏王陵前石狮
位于木惹山的半山脚下,有一规模甚大的土石高台,据《历史明鉴》 等藏文史籍记载,这里应是都松芒布结的陵墓。这里的地面建筑除了高大封土之外,最有价值的要算是陵前的一对石狮。石狮高1.55米,座子为长方形,长1.2米、宽0.76米。石狮面向陵丘坐立,挺胸昂首,形象雄健生动。鬃毛成列垂于脑后,头顶平整无鬃,一看而知是早期石狮的风格。整个石狮的雕刻技法高强,线条流畅圆润,在全国唐代石雕中也属上乘,在西藏更是难得。
活守墓人制度
除了寝陵的秘密外,藏王墓还有一种延续了200多年的活守墓人制度。守墓人一般为藏王的近臣,被选为守墓人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情,这一家人将时代享用王朝的供养,有拥有奴隶和土地封赏。但守墓人实际是一个活死人,终生不得与外人接触。随吐蕃王朝的灭亡,西藏丧葬制度也发生变革,一无藏王,二无墓可守,活守墓人也随之消亡。
雅砻河水冲刷宝藏的秘密
在当地传说着这样的一个秘密:每当春夏树木茂盛、河水渐长的时候,清冽的雅砻江水会将陵墓里的宝藏一点一点的冲刷到沿河的村庄里,一直奔流到雅鲁藏布江中,它不仅让藏王的臣民们、子子孙孙都有享不尽的财报,而且还能保佑后世子孙的繁衍和昌盛。
(责编:石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