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西行万里 > 相关文章
西行逸闻:布达拉宫
 
   发布时间:2010-12-27 08:08: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综合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1.布达拉宫的“白宫”

  今天的布达拉宫,是300多年前,五世达赖在原布达拉宫废墟上重新修建而成。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78米。最神秘、也是令中外建筑学家叫“绝”的当属宫墙。布达拉宫按颜色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用大小花岗石砌成。

  据说,宫殿东墙是由拉萨一带的石匠完成,墙角尖若刀斧。西墙由后藏石匠完成,讲求圆滑。传说,从东墙上扔下一只整羊,到墙底羊能被劈成两半;从西墙上扔下一个鸡蛋,滚到下面却完好无损。

  布达拉宫建在红山上,深入岩层的墙基最厚达5米以上,往上逐渐收缩,到宫顶时,墙厚仅1米左右。部分墙体的夹层内还注入了铁汁。这一切,保证了这座宫殿在1300多年巍然不动。有趣的是布达拉宫还有白玛草(学名怪柳)墙、草坯墙和牛粪墙,独具高原风格。

2.壁画,墙上的历史

  在布达拉宫各个殿堂(共1000间房屋)的墙壁上,均绘有壁画及卷轴唐卡和木制刻版,其工笔细腻、线条流畅。可以说布达拉宫是一座巨大的藏族绘画艺术博物馆。

  壁画是这个博物馆中最珍贵的部分。现存最早的“曲杰查布”佛殿里,1300多年前的壁画至今色泽艳丽。历史、宗教题材是壁画的主要内容。除了佛像、佛教故事外,西藏妇孺皆知的“猴子变人”的传说,五世达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文成公主入藏等重大历史事件,都能在布达拉宫的壁画上找到。

3.垃圾,堆积成山

  布达拉宫垃圾的历史与宫殿一样久远,自建成后宫内的垃圾从未往外倒过。因宗教的缘由,人们认为如果垃圾随便往外倒掉,就会“倒运”、“晦气”,垃圾一直存放在宫殿的地垄里。为了维修布达拉宫和弄清墙基的损坏程度,不得不清理这些垃圾。据说,30个人,历时8个月,花费14万元,共清理出垃圾 2345吨。

  过去盛传布达拉宫的垃圾与无数珍宝混在一起,有“一把值千金”之说。然而,清理出来的只是一对象牙、一尊小佛像和一些珊瑚、松耳石、象鞍、象皮、野牛皮、古代的木制兵器外,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宝贝。

4.布达拉宫缘何为红宫和白宫

  布达拉宫初建于吐蕃时期,后来被雷击烧毁,公元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五世达赖掌握政权,做为统治中心,修建了现存的布达拉宫。当时的布达拉宫,以白宫为中心,只是原有的法王洞的位置上修建一座小小的红宫扩以纪念松赞干布之外,整个是一片白色的建筑。白宫是五世达赖平时生活起居以及处理政务的地方,他虽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地方头领,但他没有掌握军权,而且也是个出家人,所以同吐蕃赞普还是有所区别,也不适应使用红色的宫堡。

  五世达赖逝世以后,弟巴·桑杰嘉措把纪念五世达赖的意义更加突出。但是后来历辈达赖在统治过程中,仍然把红宫和白宫的用处很明显地取别开来,七世至十四世达赖均以白宫为生活、办公的地方,当然从整个建筑的功能设计上也是如此。七世达赖至十二世达赖的灵塔都在红宫内供俸。因此,布达拉宫上,白宫作为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份,是达赖喇嘛居住和处理政教事务的场所,其外墙皆涂白色而称谓白宫。而红宫则是供俸历辈达赖的灵塔之祭堂,是整个布达拉宫的中心,是布达拉宫建筑群体的高潮,它正如内地孔庙殿的灵象殿,有着纪念祭祀的重要意义。

  红、白两种色彩在藏族习俗上占有重要地位。思想概念上“白”是吉祥的象征、温和的表现、善良的代表,白色总是和吉祥、好事联系在一起。藏族对善行、好事、利人之事称为“白事”,在人们的心目中,白色的建筑群体使人感觉安宁、清静、和平、美好。同时,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白色异常夺目耀眼,洁白的建筑形体与蔚兰的夭空形成了色彩明朗、和谐的最佳美感效果。

  藏族认为红色是权力的象征,是英勇善战,斗志旺盛的刺激色。它可以使亲者振奋,使敌人丧胆。而人们又以红色为尊严,以此纪念宗教领袖及英雄人物。红色不轻易使用,如布达拉宫大面积洁白的建筑群体捧出深红的异堂重要的灵塔殿红宫,无疑是给人们以精神上的刺激,从而产生崇拜心情,达到纪念意义。这不仅作为建筑群体的中心,作为建筑物的高潮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人们的心灵感受上亦使人过目不忘,从而达到纪念祭祀之目的。

(责编:石城客)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