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百姓传奇
 
“门巴汉子”乔次仁:做强家庭旅馆 宣扬家乡文化
时间: 2014-09-30      张琪 白娟 王川 丹增平措      来源: 西藏日报

乔次仁在他经营的特色餐饮旅馆里忙活着。张琪 摄
乔次仁在他经营的特色餐饮旅馆里忙活着。张琪 摄

  318国道八一镇以西38公里的林芝县更章乡是一个以门巴族和珞巴族为主体的人口较少民族乡。老一辈的人都知道更章林场,文革时期还曾是被“整”干部学习班的所在地之一。当我们在更章乡打听林场时才知道它已经和过去几个著名的老林场合并为森工企业,总部在八一镇,加上伐木指标连年下降,老的更章林场已经没什么人了。而现在的更章乡成立时间也才26年,乡里的门巴、珞巴族村民都是2003年从过去的老排龙乡搬迁而来的。

  乔次仁,一个能干的门巴汉子,15年前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山老林里和一家人搬迁到更章乡,现在在318国道边开了一家家庭旅馆。

  乔次仁说,刚来时,世代靠打猎、种地、当背夫的村民都不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但住在政府盖的统建房里,购买日用品只需到三、四十公里外的八一镇,还是感觉一下子方便了很多。“在老排龙时我们那里没有路也没有桥,睡觉没有床,就用兽皮在竹楼的地上一铺,穿的衣服也是兽皮,煮饭只有石锅,过的是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穷得很。”刚搬过来时,更章乡是一片荒地,农作物产量低,仅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想到老家还有一些没有搬出来的乡亲生活仍然很不方便,乔次仁就当起了货郎。每隔三、四个月,他就到八一镇去采购一次日用品,坐车到老排龙,再走三、四天路背进村寨卖,同时把村寨里出产的野生菌、木耳、皮张和石锅等特产背到八一镇销售。头脑灵活的乔次仁十分清楚他们住在318国道边,交通便利的优势,当货郎攒了些钱后,他就相继购买了“北京”牌汽车和农用车,一边继续往返大山做买卖,一边依托国道跑运输,拉木料,积累了不少财富。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乔次仁很快又发现了商机。2004年,乔次仁开了更章乡第一家藏餐馆,亲手做酥油茶、糌粑和特色门巴菜,为徒步、自驾的游客提供餐饮服务。来吃饭的人多了,一些游客也给他出点子。“游客朋友告诉我,可以既做藏餐馆,又做旅馆。有的还告诉我应该把独具特色的门巴民居和餐饮结合起来。”

  2011年,凭借跑运输、开藏餐馆、卖特产攒下的钱,加上一些借款,乔次仁亲手设计,投资38万元建成了一栋独具门巴特色的小楼,把藏餐馆改为门巴民族特色餐饮旅馆。一楼是旅馆,有十几张床位,二楼作餐厅,同时也是门巴文化展览馆,陈列着乔次仁小时候随父亲打猎用过的弓箭、长刀,猎取的兽皮、兽头,家族使用过的有100多年历史的石锅,还有门巴竹编篮筐、竹制酒具等等,把门巴族风俗习惯等融入了经营,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门巴文化。

  去年,乔次仁的特色餐饮旅馆收入达到将近10万元,收入增加的同时,乔次仁感到这栋336平米的楼房已经不能满足接待游客的需要,他又在考虑扩大经营。他告诉记者,由于现在在修建拉林高等级公路,所以生意比去年差一些,但一旦公路修好,旅游收入必定会大增,他一定要趁这个机会扩大经营。目前318国道边的土地十分紧张,想再建新房已经很难了,但不远处正在建设的多布电站将形成库区、水上一体化旅游新区,他计划在那里再建一个家庭旅馆,说着,他手指向了尼洋河方向。

  眺望远方,水库的建设场景和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工地遥相呼应,我们相信,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门巴汉子一定能把家庭旅馆做大做强,把独特的家乡文化发扬光大。

  原标题:他从大山走来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