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旦曲曾经耕种过的土地上,如今是一片片藏式别墅和一座座大厦。中国的城镇化不仅在内地,即使是雪域高原,也不难找到城镇化的样本。
拉萨城东南,吉曲河畔。这个由5座村庄合并而成的塔玛村里,数条六车道的柏油路穿村而过,路边柳树、松柏成行。旦曲的家就在塔玛村安居园内。旦曲这几年眼看着过去的泥巴路变成了又宽又干净的柏油路。
“早些年,从村子去市区过雪顿节,并不容易”,旦曲说,当年进城时,在家里换上新衣服新鞋子,然后在鞋上套一个塑料袋,才敢走那条要走近半个多小时,满是灰尘的田间土路,到了城区干净的马路上,才能脱掉鞋上的塑料袋。
与出行条件一同改善的是他们的身份:从“村民”变成了“市民”。
按照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拉萨城市“东延西扩、跨河发展”战略,塔玛村所在地要建设一座东城新区。2008年拉萨东城新区建设准备工作启动,包括塔玛村在内的数万亩土地,全部被划定为建设用地。
当时塔玛村是闻名全拉萨市的小康示范村,失去土地后如何继续生活?原本不错的生活如何锦上添花?不少村民看不到方向。
“想法多的很,各种各样。”63岁的桑杰老人说,那时,虽然知道国家会给补偿,但村民们心里还是没底,“土地是我们的保障啊”。
为了让村民们既不因为征地返贫,又避免领取补偿款后“坐吃山空”,塔玛村多次召开村民会议,最终讨论通过了一个补偿款“四六分”的办法。
塔玛村村委会副主任顿珠说,“四六分”就是把征地补偿款的40%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其余60%做为集体财产,用于政府预留给村里的就业用地的开发,开发的收益每年分红,作为全村人今后生活的保障。按照这个方案,桑杰和女儿女婿一家四口人领到的补偿款有60多万元人民币。
拉萨市建设的搬迁安置房解决了村里大部分人的住房问题。今年2月,桑杰和全村人一起搬进了搬迁安置房。女婿通过培训考取了驾驶执照,开着用补偿款购买的轿车跑运输。
今年再次当选塔玛村一组组长的旦曲,刚刚又向拉萨市社会保障部门上报了一批需要培训的人员名单。据旦曲介绍,培训的种类有木工、建筑、绘画,都是免费的,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旦曲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空地说:“明年那里要再修一条公路,路的那一边已经建好的写字楼,等装修完租出去后,每年能有1000多万元的收入,这样村里每人一年就能有1万元的分红,已经办好建设手续的商铺也将在明年开工……”
“如果要说什么时候过上小康生活,我看现在就差不多。”但桑杰还想添置很多“赚钱的家伙”,“最想赶快再买一辆轿车跑客运,这笔钱到年底就能攒够”。
根据西藏自治区出台的规划,2015年西藏的城镇化率达到30%,总共只有300多万人的西藏,届时将有近百万城镇居民。
(责编:团团)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