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朗石锅鸡,慢火煨出藏家味
许娟 阿敏   发布时间:2012-07-25 13:20:00   来源:西藏商报

  出自深山的墨脱石锅

  说起西藏林芝,不得不说鲁朗,它位于距八一镇80公里的川藏公路上,一路上有雪山、有森林、有溪流、有草原、有野花,也有村落;而到了鲁朗,不吃石锅鸡,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和其它西藏本地的食物相比,石锅鸡应该是最符合内地游客口味的一道美食。

  石锅鸡,顾名思义是用石锅炖出来的鸡,单这石锅就大有来头。最好的石锅产于林芝墨脱县,它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前流经我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这里盛产墨脱石,是一种世界上稀有的天然皂石。神奇的是这种皂石在墨脱质地绵软,用钢刀削石,可以削石如泥;但是一离开墨脱,这种皂石便坚似钢铁。这是用来做石锅的最好原料。

  在墨脱,每年仅7、8两个月能上山采石。采石的工匠们上山前都要备足两个月的食品和柴火,先由背夫把原始石材背出山,再由门巴族人用整块石材手工细心凿制,加工时要求下手力道匀称,一旦心急,皂石就会立被凿穿。墨脱石锅以灰褐色、灰巴色为主色调,形状为桶形,厚2-3厘米,规格大小不等,大锅直径大约30厘左右,中等的直径20厘米左右,小的直径10厘米左右,锅底有平底和弧形两类。墨脱不通公路,制成后墨脱石锅只能用牦牛和马驮出来,然后放入雅鲁藏布江江水中浸泡30天左右才能使用。

  由于墨脱石锅的制作及运输极其不易,因此西藏历史上对石锅烹食特别偏爱,现在布达拉宫还完整保存着松赞干布使用过的石锅。据说历史上西藏贵族都有自己专门使用的石锅,著名藏药七十二味珍珠丸核心工艺必须使用此锅熬制。墨脱石锅可耐2000℃高温,具有传热快、不粘锅、保温等优点,含有人体所需的锌、铁、钙、镁等16种微量元素,常食石锅炖煮的食物对高血压、心脏病等有明显的食疗保健作用,用的越久对人体越有益。

  “偶然”发明的石锅鸡

  来自重庆的何代云是鲁朗石锅鸡的创始人。由于鲁朗镇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小镇,将鲁朗镇上做石锅鸡的饭店都统一迁到了临时板房,以便在原址上进行重建。遗憾的是,我们采访时,何代云正在八一镇采购新店搬迁需要的一应用品,无法听他讲讲鲁朗石锅鸡的历史,不过从他儿子口中,我们听说了这些往事。

  1988年,最先来西藏的是何代云的大哥。他先是当兵,后来转业进入林场工作,何代云也跟着大哥来到林芝,刚开始的时候是帮大哥,后来花了1400块钱,买了些木板,搭起了一个木板房,开始卖砂锅豆腐。在当时的鲁朗镇,砂锅豆腐很有名,何代云很快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引到了鲁朗,一起卖起了砂锅豆腐。在南来北往的客人中,何代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很多藏族人出门会带上一口石锅,在路边搭个小灶就开始煮食物,而用这种石锅煮出来的食物,香气四溢。何代云找当地老百姓打听,才知道这种石锅产自墨脱,虽然外形显得有点笨拙,但却能煮出人间美味。何代云开始思考,怎么能用这种历史悠久的石锅和当地的食材,做出当地特色的美味呢?何代云看到放养在田间山野的藏香鸡,有了主意。

  1999年,鲁朗的第一家石锅鸡开张了,何代云选用的是从附近老百姓家里收购来的藏香鸡,辅以手掌参、天麻等四五种药材,用慢火炖制,汤中有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鸡肉嫩而有弹性。“鲁朗石锅鸡”的名头一炮而红,其他人都纷纷效仿何代云,做起了石锅鸡。

  藏香鸡与手掌参绝妙搭档

  何代云的儿子今年22岁,无论是挑选食材,还是采购药材,都已然成了父亲的接班人。小何说,鲁朗镇上一共有十几家石锅鸡,光是他们自己家的亲戚开的就有七八家。石锅鸡的做法非常讲究,小何说,首先把鸡肉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煮10分钟,捞出后沥干水分,再倒入鸡油中炒香。等到香气扑鼻时,将炒香的鸡肉倒入高压锅,煮20多分钟,然后放入石锅中,将手掌参、苡仁、党参、红枣等药材一起加进去,慢火熬制3个小时,一锅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石锅鸡就做好了。小何说,他父亲刚开始做石锅鸡的时候,配方里只有四五种药材,经过他父亲的改良,锅里的药材增加到十几种。

  鲁朗石锅鸡的食材都来自附近的老百姓家里,隔三四天,小何都要去周边收购村民们放养的藏香鸡,这种鸡是雪域高原特有的鸡种,生长缓慢,适应于高原寒冷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终年放养,绿色环保。而辅料手掌参、党参、藏贝母等药材,也是林区特用的,从老百姓手里收购来。尤其是手掌参,又称佛手参,块茎肥厚,通常4~5掌裂,状似手掌,所以被称为手掌参,这种药材性微温,味甘平,生长于高山草地或林缘肥沃处,是滋阴补肾的良药。藏香鸡配以手掌参煨制,便是一道天然的美味。

  在这家有名的“鲁朗石锅大酒店”里,挂着一个牌子,介绍何代云发明石锅鸡的经过。小何对于和自己同时代诞生的石锅鸡的历史也如数家珍,虽然是90后,可小何看上去成熟稳重,对石锅鸡的做法了如指掌。他笑着说,如果厨师有什么事,他就得亲自上阵。不过说起将来,他爽朗地一笑:“以后说不定我就不做石锅鸡了,也许做久了,就想改行做点别的什么事。”

(责编:团团)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