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在上海火车站,戴免尤热情迎候刚下车的藏族孩子
6月20日,从东海之滨出发,鄞州职高五位教师送75名藏族孩子回家度暑假。汽一(7)西藏班正班主任戴免尤想到相隔万里来一趟西藏,实属不易,于是他决定要去一下索朗家里看看。
索朗,爸爸没了,妈妈有严重眼疾,照顾他生活的是姐姐和奶奶。
索朗家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羊达乡羊达村,出租车司机向路人打听三四次才到达了目的地。
戴免尤虽说到了拉萨后已休整了一个晚上,可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仍脸色苍白,所以他很少说话。到学生家去该买水果,到街上找出租车,司机出城不愿打表,需谈车价,这些都由与戴免尤同行的汪萍一人来做。在行车一个多小时里戴免尤基本没有发出过声音。
“看,索朗,那是我们的学生,停车!”虽然高原反应纠缠着戴免尤,但他仍然最先发现在公路右侧等候多时的孩子,他高声叫了起来,汪萍也发现了前来迎接的孩子。
索朗拥着两位老师往家里走,汪萍问孩子:“分别一年了,家人看到你怎么说的?”,“妈妈摸着我的头说,长高了,哈哈。老师,今天姐姐也在家!”
孩子没听到戴老师的说话声,转头一看,原来老师在看居民屋顶上插着的经幡。
索朗看到老师在注视着经幡,就介绍了起来:那经幡称祈愿幡,它由蓝白红黄绿五色幡条制作成,用柳树枝杆作旗杆,一般在藏历新年初一时插上,祈求人畜平安,来年财运好……
当得知戴老师身体不舒服时,孩子马上撂下一句:“两位老师,慢慢走,前面就到了”,也不说他去做什么,只是加快步伐往自家跑。
家门口,姐姐、妈妈,还有七十多岁的奶奶,已在迎候了。奶奶身体看上去挺硬朗,主动与戴免尤握手,口里说着藏语。姐姐迎上来翻译:“奶奶请两位老师屋里坐,扎西德勒。”
汪萍与妈妈握了手,笑着说:“妈妈好,我们是索朗的老师,从宁波来的,来看妈妈你了。”妈妈行动稍迟缓,也不怎么会说汉语,可看得出妈妈既高兴又激动。
奶奶、妈妈和姐姐,三代藏族女人把两位汉族老师请进客厅后,索朗不知从哪冒了出来,“戴老师,请喝我们的酥油茶,我刚刚做好的。”索朗身体呈半鞠躬状,双手端着一大碗飘香的酥油茶呈到戴免尤面前。
姐姐笑着说:“弟弟得知老师要来家访了,五点起来就开始忙乎了。把家里种的油桃、杏子,挑最大最好的从树上摘下来,洗干净放在盘子里。早上烧好了两大壶开水,把酥油、糌粑、奶渣等放在桌子上,那只制作酥油茶的机子洗了一遍又一遍,以前从没有见他这样勤快。酥油茶做成甜的还是咸的,为此弟弟还问我两三遍呢。”
“好,好……,我喝……。”戴免尤声音有些哽咽,他马上站了起来,用双手来接。戴免尤自他接了汽一(七)西藏班,高原上的47位孩子就成了他自己的孩子,多次听到孩子们谈到家乡的酥油茶、青稞酒、格桑花。可今天却是在雪域高原上第一次接受孩子的藏族礼节,他想起近两天身体的经历,当时的心境怎么能平静呢?
孩子也恭敬地给汪萍敬上酥油茶。没等戴免尤喝完茶,孩子执意要再添满,孩子就这样站在两位老师面前,双手一直捧着盛茶的暖瓶,哪怕老师只是喝了一口他就立即躬身斟满。戴免尤连喝下了两大碗后,觉得心头暖暖的,很舒畅。他向索朗问起了酥油茶的做法,看到藏族民居的布局,戴免尤又问起了桌台上供着的“切玛”和客厅天花顶描绘的“吉祥八宝”的寓意。今天 ,藏族孩子索朗也给汉族老师上了一节现场版的传统文化课……
出门前,戴免尤把第三大碗酥油茶喝尽了,示意孩子别倒了,孩子又照例满上,并笑着说“老师,你不用喝完,留一些,表示你还会到我家来啊。” 戴免尤哈哈大笑起来,“你倒茶如此勤快,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戴免尤在返回的路上,还在不断回味孩子索朗临别时说的一句话,“老师,我一直忘不了第一次看到你的样子,你来火车站接我们时的热情笑脸”。索朗说的事戴免尤当然记得,那是2011年9月,孩子们带着对家乡的难舍和对前途的迷茫,坐了两天两夜火车到上海时,戴免尤去接他们的情景。
此时戴免尤精神好多了,他笑着对同事汪萍说:“我头不痛了啊。索朗奶奶说,酥油茶能治高原反应,我想那确是真的。”
(责编:团团)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