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昏黄的天光透过竹帘洒进一间小茶舍。茶舍里,墩实的老榆木长条桌上的一只木银碗将我的目光吸引——一只来自藏区的木银碗,静静地放在桌面,朋友陈健的手搁在木银碗旁边。
这是一只老得不能再老的木银碗,与平时家里用的饭碗大小不差上下,碗底与边口镶嵌着厚厚的藏银,碗的整体则是由褐色、泛起油亮光泽的楠木制成。我不由自主地用双手捧起了这只木银碗,闻着它特殊的、浓浓的奶茶气味,像是遇见了那些我以往认识的藏民朋友。
坐在桌子一端的陈健,刚从藏区回到内地。言语不多的他,对我说了一声,带了这只木银碗给你!我很感激陈健,我以为我的一个梦想是因他的留意而得以实现。
这些年,利用假期,我去过两次川西高原,去藏区做志愿者。第一次去,我是做教育义工,调查藏区游牧民儿童上学及当地办学情况;第二次去,我是做医疗义工,跟着广东狮子会的医疗工作者去藏区为那里患白内障眼疾的藏族老人做切除手术。
两次进藏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我从内心热爱藏区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湖,热爱藏民的纯朴善良、激情刚毅。那里的一切如同一本永远翻阅不完的巨著,令我着迷,并牵紧我的灵魂!每当我看见有关藏区的摄影、绘画作品或是文学读本,听到藏族音乐或是歌曲,我总是难以自禁,总想再一次回到藏区。
于是今天,也恰巧,今天是去年我到川西高原德格县竹庆乡做医疗义工的日子。偏偏是今天,在与川西高原的德格海拔相差4800多米的珠海,我遇见了一只从藏区游走而来的木银碗!
其实,在川西高原的那些日子,随时随地我遇见过藏民手中的木银碗。记得2007年夏天,我在道浮县玉科乡的尼玛大哥家中,一只只大小不一和木银碗装着青稞糌粑,盛着牦牛酸奶,由大家恭恭敬敬地捧着,就像是捧着上苍的一分赐予,心灵的一分安宁。
到了2010年夏天,我在德格县竹庆乡的琉璃光慈善医院,就见到那些患眼疾的藏族老人会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只木银碗,用来吃饭或者喝水。我见到一位70多岁名叫“多吉扎噶”的老藏民,他患单眼白内障,就是在大夏天,他还和其他藏民一样穿起深色厚重的、油渍铮亮的、挂满藏饰的长袍,手里摇着转经筒,将一种饱经风霜的面庞呈现给我。当时,我给多吉扎噶发药,让他喝水将药片吞咽。老人家小心翼翼地从藏袍里掏出的就是一只木银碗。
那一只和我眼前的这一只还不完全一样。我记得,多吉扎噶的碗里面是整个包了银,银的表面坑坑洼洼,许多深浅不一的黑点。那是岁月的痕迹,是藏民一生甚至不止一生的生命与情感的记忆!
后来,通过书本与现实,我越来越多地去了解藏区的文化与习俗,也就渐渐明白了一只木银碗对于一个游牧为主的藏族人来说,就是一种依靠,一个伴侣,一个无法言说、牵动灵魂的情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木银碗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承载着藏族人民生生不息、一往直前的生命流水,也承载着他们灵魂深处对器物的理想崇拜!
今天在珠海,在一个小茶舍,我遇到了一只从青藏高原游走而来的木银碗,遇到了我的藏区朋友陈健,这是我的幸运……
(编辑:徐言)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