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边一个村庄的变迁
陈国洲、胡星   发布时间:2011-04-29 13:28:00   来源:中国民族报
 

  在青海湖周长约365公里的湖岸,坐落着大大小小的村庄。尕日拉是离青海湖最近的一个,与环湖公路近在咫尺。

  从集体牧场到青藏线上最知名的渔村,再到现在的生态移民村,小小渔村近半个世纪的变迁,折射出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数百万青藏高原儿女谋发展思路的转变轨迹。

  牧业、渔业大发展,村民富起来

  1966年,年仅10岁的周新民跟随父母,和其他20户湟源县的农民响应国家号召迁移到青海湖边的尕日拉,当时他们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当地牧民搞草原建设,比如种植牧草、修建定居点等。

  “当时真是一穷二白,移民们在荒野上建起了最初的尕日拉村,随之而来的是集体牧业的大发展。”周新民说,他的父辈们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牧区,畜牧业产值年年破纪录。作为被迁移对象,他们当时的确尝到了迁移所带来的实惠和幸福。

  青海省农牧厅相关历史资料显示,内地移民给青藏高原的传统生产方式带来许多变化,当年的发展思路就是引进先进生产力,大力发展畜牧业,解决吃饭问题。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全国各地一样,尕日拉开始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草场分到了家庭,在家家“奔小康”的号召下,尕日拉的村民开始到青海湖里捕鱼,很快这个小村庄就成了青海湖边最知名的渔村。

  “那是我们村最风光的时候,有时一网下去就能捕个上百斤鱼。”周新民说,天气好的时候,尕日拉附近的湖边布满了捕鱼的小船,人们吆喝着一起撑船下网,那场面至今令他难以忘怀。而在岸上,妇女们晒起的渔网一家连着一家,像要把青海湖包裹起来一般。

  环保意识觉醒,生态与经济平衡发展

  然而,过度捕捞让青海湖鳇鱼(学名裸鲤)资源急剧减少。据统计,1962年,青海湖海心山水域每尾裸鲤平均体重在625克以上;到了1985年,每尾裸鲤平均体重仅有178.6克。此后,青海湖裸鲤的境况更是日趋恶化。

  村民们经常能碰见来青海湖调研的专家们,从而知道在青海湖生态链条中,鳇鱼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这种珍稀的鱼种灭绝,青海湖的其他生物也将随之死去,青海湖将变成一个死海。

  “不能因一时的利益,毁了子孙后代长久发展的资源。”这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口号。为了保护青海湖裸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青海省人民政府先后4次颁布封湖育鱼的法规法令。2011年又发布了第5次禁渔令,为期10年。

  2005年,尕日拉村63户300多位渔民中,大多数搬迁到距离这里数百公里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塘格木地区,在那里建起尕日拉新村。

  通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如今的尕日拉新村,村民们住着政府免费提供的80多平方米的节能房,人均分得11亩土地。周新民家里铺着洁白的地板砖,各种家电一应俱全,小孙子放学回家最爱干的事就是上网聊天。2010年他们家通过种植大棚蔬菜,收入达到2万多元;小儿子在西宁务工,每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

  从农民到牧民,再到渔民,最终回到农民,历史看起来兜了一个圈。就在这个圈子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更加懂得了生态与发展两者平衡的重要性。

(编辑:高晓玲)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