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的穆斯林人家。
哈翊良老人祖传珍藏的袖珍《古兰经》。
阳光下的清真寺
春天,四川阿坝高原的阳光带着金子般的光泽,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生活在雪山高原的回族穆斯林,特别喜爱大自然的妩媚——从一些敞开的院门可以看到,院内花团锦簇,充满生机,让你忍不住驻足观赏。
当笔者独自走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达杰三巷,看到阳光下十分耀眼的新月标志时,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座清真寺的门面很不起眼,但里面较为宽敞。寺内左侧是满拉(清真寺经堂学校的学生)宿舍、经堂,右侧是教长室、会客室,两边都砌有花台。礼拜大殿采用我国传统殿宇形式,有前后两进,前为卷棚歇山顶,后为歇山顶,两组并建,浑然一体却又层次分明。屋顶用斗拱相托,六角飞檐高挑;殿前水泥高台上,一幢两层六角亭式的宣礼楼,与大殿及其顶端的星月标志交相辉映。
清真寺马阿訇和寺管会的几位成员热情地向笔者介绍了阿坝穆斯林和清真寺的历史。
清朝末年,阿坝藏族土司麦桑·华尔功成烈鼓励经商,专门划给外来客商3个胡同作为定居点——时称大“甲康”(藏语,即汉民族居住房)、中“甲康”和新“甲康”。同时,麦桑·华尔功成烈还为这些外来客商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样,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外地商人云集阿坝,其中尤以青海、甘肃、松潘、马尔康等地的回族居多,伊斯兰教也从此在阿坝落户。
班口阿訇是阿坝的首任掌教阿訇,从松潘进入阿坝的马武之是第二任掌教阿訇。1913年,从松潘迁入阿坝的哈国枢被推举为第三任掌教阿訇。哈国枢曾到云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著名清真寺学习,深受阿坝穆斯林的景仰。哈国枢迁入阿坝后,带领穆斯林在大“甲康”的平顶房屋内做礼拜,举行传统节日活动。随着信众越来越多,哈国枢于1925年组织大家搭建起一座具有高原特色的帐篷清真寺。
1939年,在当地一些穆斯林商人的支持下,阿坝穆斯林民众在大“甲康”修建了一座土木结构的小清真寺。1942年,小寺进行扩建后,具备了礼拜殿、阿訇室、水房、厨房等基本设施。
新中国成立后,阿坝穆斯林筹资修建了一座功能完备的清真寺。“文革”中,这座清真寺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1年,阿坝穆斯林自筹资金,在原址上重建了面积约200多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大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省到阿坝经商的回族穆斯林增多,原有清真寺的空间已满足不了广大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1992年,阿坝穆斯林再次集资,扩建礼拜大殿。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这座700多平方米的中国传统殿宇式的礼拜殿落成。
走进寻常回族家
在清真寺教长室里,笔者遇见了回族穆斯林老妈妈敏阿婆。敏阿婆穿着一件黑色长衫,头戴黑色丝绒盖头,面容慈祥。应敏阿婆之邀,笔者和马阿訇的妻子一同前往阿婆家做客。
阿坝的民居都是开间较大的平房。回族是一个十分讲究卫生的民族,无论房间、厨房还是院坝,物品都摆放有序,窗户洁净明亮。走进阿婆家,宽敞的院落收拾得井然有序,院坝、屋檐下种满了各种花草。厨房里仿藏式的橱柜占了一堵墙,上面摆放的全是餐具。炉灶上干干净净,地面上也不见炉灰。从厨房的侧门穿到正房前,一字排开的房间前有一条三四米宽的过廊,安装着落地推拉玻璃,室外烈日当空,廊内却阴凉舒爽。房间的门窗都朝着过廊,便于采光。西头是经堂,墙壁上挂有阿拉伯书法条幅和天房挂毯,地面铺着拜垫。接下来是阿婆和3个儿女们各自的房间,东头是客厅。
阿婆请我们到客厅就坐。笔者和阿訇的妻子说话间,阿婆端出一个大大的果盘,有桃子、李子和荔枝。我们用汤瓶洗了手,一边吃着水果,一边感叹生活的变迁: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能在高原上吃到南方的水果吗?
阿婆和马阿訇的妻子都是虔诚的穆斯林。晌礼时辰到了,她们招呼了一声,就去做“阿布德斯”(小净),然后脱鞋走进经房。阿婆将盖头换成白色的,跪坐在地毯上。回族妇女一般都在自己家里礼拜,只有会礼时才去清真寺礼拜。
从敏阿婆家出来,马仲田阿爷也请笔者去他家坐坐。一进院子,笔者就忍不住夸赞满院的花草,阿爷说喜爱花草是穆斯林的传统。可不是吗?在甘肃、青海、宁夏,以至在四川松潘、阆中……笔者所到的每一个回族院落,里面都少不了一些花草。在严重缺水的宁夏固原地区,回族百姓通常用一两枝塑料花来满足自己的花草情结,即使褪色了,也舍不得扔掉。
马仲田阿爷的房间也是那样干净整洁,床头挂着礼拜时穿的长袍和“太斯塔勒”(用白布做成的帽子),茶几上放着一本《古兰经》。他说自己从阆中回来后,出现高原反应,老是头痛,所以很少去寺里礼拜,每天的五番拜都在家里做。阿爷一个劲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好,有清真寺,能做礼拜,家家都有电器,公路四通八达,医疗有保障,去朝拜也十分方便,生活很美满。
撒拉族人马建耀邀请笔者去他家,端上茶水,拿出了瓜子和葡萄干。他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出许多穆斯林谚语,一字一句,抄写得工工整整。他还一直在收集整理哈国枢阿訇的传奇故事,他说以后要出一本《哈国枢在阿坝传教的传奇故事》,来宣传穆斯林的传统文化。
信仰永驻星月明
次日是星期五,伊斯兰教的主麻日。在阿坝清真寺,前来礼拜的老人与笔者有聊不尽的话题。他们给笔者讲其先辈在高原历经磨难、于艰苦中求生存和发展的故事。在阿坝地区,虽然穆斯林人口较少,但他们团结协作、自立自强。他们勤劳简朴、尊友睦邻,他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这些穆斯林最担心的是没有阿訇,“没有了阿訇,我们的民族和宗教就会断根;有了阿訇,我们才有希望。”
哈翊良老人拿来他的祖传珍藏让笔者开眼界——一本印制精美、火柴盒大小的袖珍《古兰经》,装在一个极其精致的铁盒里。他说,只有来了尊贵的客人才拿出来让其欣赏。寺里的满拉们也围上来一睹为快,并借着放大镜一章一节地念起来。面对已经发黄的《古兰经》,笔者似乎了解了老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清真寺宣礼员还未宣礼,有的穆斯林就早已坐在大殿里。阳光从窗户斜射到空旷的大殿,为他们勾勒出明亮的轮廓。1点左右,宣礼塔上的喇叭传来悠扬的“邦克”声:“……快来礼拜!……快来礼拜!”这极富伊斯兰教色彩的呼声,在蓝天草地、街头巷尾回荡。主麻日是聚礼,来的人较往日多。其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才10多岁。穆斯林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光彩。
马阿訇庄重地穿上礼拜专用的白色长袍,戴上“太斯塔勒”。当“邦克”(意为“召唤)声最后一次响起时,马阿訇带领穆斯林入殿。大家脱鞋后,入殿席地而坐,严肃端庄,静听阿訇宣讲“卧尔兹”(意为“劝导”、“训诫”)。
穆斯林不崇拜偶像。空旷的大殿里除了排列整齐的拜垫,就是四壁挂着的伊斯兰书法、克尔白挂毯、各种花篮,墙壁上贴着伊斯兰宗教图画,窑殿的外壁上装饰有花纹和经文。“卧尔兹”宣讲结束后是主麻礼拜。满大殿的老老少少抬起手,将尘世的一切撇到脑后。举意后,众人数着小石子开始念经。当上百人齐声诵念《古兰经》时,整个大殿显得无比神圣,虔诚的声音在高原回荡。
阿坝县清真寺的历史虽然不足百年,却体现了回族先民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力求发展的精神。他们凭着对伊斯兰教的坚定信仰,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建立起自己的清真寺,执着地守护在它的周围,不断发展壮大。
傍晚,笔者去阿曲河边拍摄晚霞,耳边隐隐传来熟悉的穆斯林的晚祷声。举目四望,暮色中看见了离阿曲河不远的宣礼塔和礼拜殿顶端的星月标志。古朴的清真寺、虔诚的诵经声,为辽阔的阿坝高原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编辑:高晓玲)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