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西藏惟一打渔的村子”——拉萨曲水县茶巴朗村俊巴村的格桑扎西一边扛着他的牛皮筏子一边以外交辞令般的语气说,可见慕名而来的好奇者来过不少。他说的惟一其实也是近二年来他们村庄的标签。因为现代的藏族人是不吃鱼的,所以作为一个近临西藏中心的拉萨如此之近的村庄,居然在打渔吃鱼,就有了些神奇的味道。
俊巴村的小牛皮船 来自百度图片
神奇的曾经
“春天的鱼国王都吃不到,秋天的鱼乞丐都不吃” ——西藏的俗语证明在佛教传入之前,西藏人不仅吃鱼,而且对鱼还大有研究。扎西尼玛说他们村子每年春天的1月到3月和秋天的7到9月打渔,其他的时间,渔船基本上不下水的。
拉萨河边上的俊巴村,山顶上有一座小小的寺院,对于村庄的历史,汉语只能达到初级交流水平的扎西也说不清。有资料显示,偏居拉萨河谷里的俊巴村早在吐蕃时期就已存在,形成村落进行渔业生产大概在公元17世纪末18世纪初。俊巴渔村按照拉萨河流域分为“俊孜巴”(“孜巴”意为上村)和“俊雪巴”(“雪巴”意为下村),随着时间的流失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俊孜巴”慢慢移迁至“俊雪巴”,现在“俊孜巴”已经不复存在。
现在的俊巴村自给自足,种田打渔,村庄里的房子基本都是新的。若是一户人家正在新建自家的房子,全村的人几乎都会去帮忙,欢声笑语神情轻松,一派富足与祥和景象。
神奇的惟一
每年春天,拉萨河上总是能见到牛皮筏子。俊巴村人打渔用的就是牛皮筏子。一条皮筏子看似构造简单,但制作起来却也很麻烦。神奇的是,牛皮船不仅是俊巴人独有的生产工具,也成了他们舞蹈的道具,每逢喜庆节日时,他们会跳起欢快的牛皮船舞蹈来庆祝幸福的生活。
扎西说,他们打的鱼有白鱼、花鱼、尖嘴鱼、胡子鱼、薄皮鱼、棒棒鱼和藏鲶鱼。拉萨河最出名的就是藏鲶鱼,这种鱼量很少,身上除了一根主脊外几乎无刺。俊巴的名声大起后,来玩的人也多了起来,打渔过程有时近乎于一场表演。从公路转向俊巴的村口也有了一个小渔庄,村民次多和顿珠承包了村头的渔庄,他们的鱼在传统制作方式之外也理所当然地吸纳了四川人的风格。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度假的游客非常多。藏族人历来都有过林卡的习俗,而这个在拉萨河边的小渔庄,就掩在一片绿色的树林中。
在捕鱼的牛皮船 来自百度图片
神奇的村庄
我们最近到俊巴村里正是5月,刚好错过了他们的捕鱼时节。扎西还是扛着他的皮筏子,穿过一片小树林,把我们带到了白玛拉错。白玛拉措是在俊巴村南边的山脚下一个小湖,当地人将此湖称之为“白玛拉错”神湖,意为“莲花圣洁之湖”。
在当地人的传说中,此湖是诺桑王子(八大藏戏之中《诺桑王子》的主人公)的神湖。整个神湖的外形犹如一个左向旋转的白海螺,每年藏历四月份湖水开始渐涨,湖水清澈轻波荡漾犹如一块翡翠,天然形成的美镜映射着天空奇妙的变化,反射着湖中美丽而神奇的故事。随着季节的推移,也似湖边的自然风光曼妙神奇,每当藏历六月邻近,神湖将会成为各种鸟类的天堂。
几乎所有的神山圣湖都必然有神奇的传说。关于这个小湖的传说自然也是充满了藏传佛教的色彩。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在白玛神湖上以捕鱼为生的渔夫名叫巴莱增巴,他帮助湖中的龙王击退了南部国王对湖中龙宫的入侵,龙王慷慨许诺渔人巴莱增巴“将赠送龙宫中宝物一件”,并封渔人巴莱增巴为江河之中“鱼类之神”。龙宫摆放着各种奇珍异宝让渔人巴莱增巴目不暇接,在众多的稀世之宝中龙王给渔人巴莱增巴挑选了一件叫做“贵堆本琼”的宝物,意为“应有尽有”,此宝能使持宝人获得幸福的生活。渔人巴莱增巴接受了龙王的馈赠返回湖面,他和他的村庄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之后的某一天,途径此地的诺桑王子骑着他的爱马经过神湖旁,王子下马凝视着湖面的波光,深静的湖水中慢慢浮现出一位美丽女子。王子看到湖边的渔人巴莱增巴便迎前询问,渔人巴莱增巴告诉王子此女子是天上的仙女雍卓拉姆。王子再次请求渔人巴莱增巴找到雍卓拉姆,渔人巴莱增巴告诉王子协容山的山脚下有一眼泉水,此泉水为仙女雍卓拉姆沐浴之处,若在此等候定能遇见。在藏历四月十五日诺桑王子与渔人巴莱增巴来到山泉旁,看见有几十位美丽的姑娘在山泉旁润洗容颜。王子的真挚情感换回了仙女雍卓拉姆美丽的爱情,仙女雍卓拉姆留在了人间爱着王子,关怀着一方百姓。渔人巴莱增巴后来化身为凡人生活在湖畔的村庄教村民如何捕鱼,当地的村民从此有了一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捕鱼文化。
在西藏,从来都不会缺少故事。宁静而欢快的俊巴渔村,偏居雅鲁藏布江一隅,青山绿水,小湖相伴,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不吃鱼的地区,却一直怡然自然地过着春夏捕鱼,春耕秋种的田园生活,本身就很神奇。而那些美丽的神话传说,也为这神奇的村落渡上了一层奇妙的光环。
(责编:伊一)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