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手工藏装:一丝一线总关情
编织彩虹的织女生活
行走拉萨街头,迎面走来一个身着藏装的姑娘,绚烂的服饰在灿烂的阳光下像绽放的春花。一个民族的服装,是这个民族符号化的象征,凝聚着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的不同,藏族服饰丰富多彩,差异颇多,目前已发现的服饰类型高达200多种,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而在一个被机器大量替代手工的时代,手工藏装和赖以为生的手工艺人,又有了怎样的改变?
站在贡嘎县姐德秀围裙厂外,歌声越墙入耳,我仰头猜想,不知里面的劳作场面是否也如此温和、快乐?
见到我们,她们立刻停止了歌唱。作坊主用藏语向她们解释了什么,她们便立即恢复了之前的自在状态。看着她们一面唱歌一面劳作的场面,我也止不住地笑起来。
早就得知,生活在雅砻河谷地带的姐德秀女人心灵手巧,编织工艺属藏区第一,这里的女人也被称作是编织彩虹的人。姐德秀是山南地区的重镇,生产的氆氇曾一度作为贡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朝廷,除了选材上乘以外,还要归功于这些心灵手巧的姐德秀女人。
纯木机器,金属响声。这是两个完全不搭界的词语。但聪明的姐德秀女人就将这两个视听词汇结合得天衣无缝。起初,我也和众多第一次来到姐德秀的人一样,因为织布机中发出的叮叮作响的金属声而奇怪,更对织布机的“纯木”表示怀疑。仔细查找才发现,在每台织布机的木头上都钉有十来个啤酒盖!年轻“织女”央宗说,她们在自己的织布机上钉上啤酒盖,工作时,随着手臂和织布机的摆动,那些啤酒盖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叮叮声。于是,看似枯燥单一的劳作就变成了愉悦的歌舞。
更为可赞的是,看似同一颜色、同一木料制作的织布机上,绑着各种颜色的彩带。央宗说,把这些彩带绑在织布机上,看上去更漂亮。
工作的间隙,织女们坐在一起聊天。在这里工作,时间上没有任何限制,薪酬多劳多得。她们当中,有的早晨7点就来到作坊,工作两小时后再出去喝甜茶。到上午11时左右,又回到作坊干活。而即便在作坊里面,她们也是可以随时休息随时喝甜茶。说着,一位胖胖的大姐不知从哪个角落拿出几瓶啤酒,大家就一人一瓶地喝了起来。
美德俱全的姑娘,
像翠柏一样的姑娘,
性情温和、亲切、善良,
就像“大自在天”的公主一样,
愿你财富、人口、运气三兴旺。
喝着酒,大家又情不自禁地歌唱起来。正当央宗细心地为我翻译时,刚才那位胖大姐又站起来表演起了“小品”。
只见她拿起旁边的薯片筒,模仿着时装模特的步伐向大家走来,走到大家面前时,还把薯片筒放到面颊,用生涩的英语念着:“HELLO”!这位大姐名叫朗珍,因为体形较胖,所以大家都管她叫“八戒”,而她的真名已经很少有人说起了。“八戒”天生是个开心果,在作坊里,只要她一说话,总能引起一阵哄笑。
大家的笑声掩盖了央宗为我解释的声音。此时“八戒”肩上扛着一支木棍,一会儿模仿红色娘子军的造型,一会儿边唱《西游记》的主题曲边模仿沙和尚挑担子的样子……织女们畅快地哈哈大笑着。她们不会去思考姐德秀氆氇的发展前途诸如此类的宏大命题,她们只负责日复一日的织布、歌唱。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