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我希望自己能被西藏所怀念。在怀念的时候,被怀念者本来的价值也许就会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但西藏在想起我来的时候,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是一个逗留得太久,热情也持续得太久的行吟诗人吧,是一个喜欢张望人家的生活情景、喜欢打探人家的人生之秘的好奇的旅人吧,是一个执迷投入但始终不彻不悟不知圣者为何物的朝圣香客吧。”
——马丽华
诗歌,伴随她踏遍西藏的足迹
提起西藏,有一个名字永远都绕不过去——马丽华。
因为她的作品,很多人认识了历史的西藏、文化的西藏和佛教的西藏。一些文化青年在她的诗歌的感召下,在“兄弟,我们走啊”的“吆喝”下,对西藏趋之若骛。西藏,俨然成了很多文化青年们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
1976年,马丽华从山东临沂师专中文系毕业,同年进藏。记得在一路西行的列车与汽车上,大家有说有笑,单纯与傻帽得可爱。只是快到拉萨时,一个个才开始思考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马丽华回忆说,她当时的理想是去农牧区当一名小学教员。然而命运没有安排她去做什么乡村女教师,而是让她背着简单的行囊跨进自治区机关的大院,成了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随后,马丽华在《西藏文学》编辑部一边担任编辑,一边从事创作。先是写诗,后专攻散文。最初十年,得工作之便,马丽华跑遍了大半个西藏。她最钟情的地方则是藏北羌塘草原,那里的神山神湖间散置的星星点点的帐篷,那里的任劳任怨不知今夕何年的健壮纯朴的牧人,那里的酒香歌声与天低云暗的彩虹雨线交汇出的图景,那一幕幕自然与人文交错闪现的神奇美、悲壮美与苦难美的伟观无不给她以巨大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几乎在完成各类报告的同时,一首首满含真情的新诗作也在那缺氧百分之五十的荒原的月光下、马背上、牛粪火堆旁流淌出来。马丽华的诗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名震西藏,为全国瞩目。这样也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她从公务员到作者、编辑、专业作家的身份转换。
用她的笔,触摸西藏文化的美
令人感到突兀的是,正当她向诗的高峰冲刺时,却嘎然而止,继而终止了她的诗歌时代,转向了她更为开阔与深厚,更贴近现实人生也更能解构西藏人精神世界的散文时代。马丽华自认为其创作生命起始于1984年以后,也可见她对渗透着自己的青春、热血、泪水与汗水无数篇章的珍视。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