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经营西藏已近60年,全国各地举办了很多纪念活动。回顾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实行民主改革、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及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感慨又欣慰。
恰在此时,李国柱同志这本《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交付出版,为我们从另一角度了解西藏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提供了资料。巧合的是,这本书完稿的时间,也正好是国柱同志参加革命60年。我很欣喜地翻阅了这本书的手稿,感到语言纯朴自然,事例生动亲切感人,带我重新回到当年的岁月。
国柱同志在书中忠实地记载了她自1950年参加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及后来的西藏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亲身经历的一些真实情况及生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勾画出了她精彩的几十年西藏革命和工作的人生经历。
在世人看来,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拥有神奇壮丽的雪山景色,具有极富特色的人文景观,令人无比向往。今天,如要去那里,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坐飞机,可以乘火车,也可以坐汽车。而60年前,从四川通过康区进西藏,在2000多公里的路途中,要跨过地形奇特的横断山脉,攀越重重终年积雪的高山,蹚过条条峭壁夹岸的激流,涉过人烟稀少的草地,经受令人窒息的稀薄空气。
当年,在第一批进藏部队的行列中,有一个特殊的英雄群体,她们是1100多人的年轻女兵。虽然在进藏部队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因进藏途中情况复杂,条件太差,补给特别困难,因而她们大都超负荷负重,要同男同志一样,爬雪山,蹚冰河,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这对有各种特殊情况的年轻女兵们来说,实属难上加难。但她们硬是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凭着对解放西藏人民、保卫祖国边防的献身精神,背起背包,踏上征途,跨越这条自古就被商旅和兵家视为畏途的康藏古道,徒步跋涉两三千公里到达西藏各国防要地。
国柱同志就是这个让世人惊叹的英雄群体中的一员。在进军西藏初期,以战促和的昌都战役中,她是康藏工作队(由30多名女兵组成)的队员,担负赶牦牛驮运银元、粮食等物资的任务。在横断山脉,她和战友们顶风冒雪,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为部队胜利进军西藏特别是昌都解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2年,中共西藏江孜分工委成立。国柱同志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来调到江孜分工委,先到社会部,又到统战部,还在政研室工作过。在统战部工作时,负责上层妇女统战工作。她克服工作经验不足等困难,积极想办法了解西藏的情况,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如何同西藏上层打交道,以团结、争取爱国人士包括学习如何与核心反动人物作斗争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等。边工作,边学习,边摸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从开始经常出差错,工作被动,到逐渐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独自完成任务,胜任了本职工作。通过长期与江孜上中层妇女共同学习、一起进行各种政治和文艺等活动,合作共事,争取团结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与她无话不说,成为好友,有的至今还经常保持联系。
熟悉藏语是在西藏做好工作,特别是统战工作和农村工作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国柱同志也是从最初的不懂不会,工作需要配翻译,到后来能用一口流利的藏语同藏族同志交流,为不懂藏语的同志做翻译,以至于不熟悉她的人一听她说话还以为她是地地道道的拉萨藏族。在工作实践中,国柱同志深深体会到不会藏语的难处,所以下决心攻克藏语关。为了学好藏语,她随身装着小本本,做学习的有心人,一有机会就背生词,注意听别人讲,不会就问,不怕出丑;有机会就用藏语说,错了再改,反复练习纠正。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刻苦学习,她终于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藏话,为她在西藏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50年前,随着西藏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在原西藏地方政府发动叛乱后,中央决定在平息西藏叛乱的同时,进行民主改革。此时,农奴要求改革的热情很高,但对改革的意义、方针政策和方法知之甚少,需要对他们进行启发帮助、教育引导,特别是对积极分子进行培养。中共西藏工委很重视这项工作,创办了很多训练班。江孜分工委于1959年7月在江孜镇郊区仲吉林卡办了一个政训班,主要是培训农牧区(含城镇)在民主改革中涌现的积极分子、基层干部和党团员。李国柱是这个政训班的主要负责人。最初是她一人负责,同时兼做辅导、翻译、管理等工作,后来调来其他同志协助她一起办班。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国柱和同事们克服了办班场地条件不好、生活困难、没有教材、藏族学员基础差等很多困难,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她亲自办了约15期培训班,共培训两千多人,使学员们懂得了很多新鲜的革命道理,思想产生了飞跃,政治热情高涨,成了基层工作的骨干,为民主改革培养了大量人才。
再一个值得提及的事,是她带工作组在亚东县嘎林岗乡(边境地区)蹲点的事。当时,是为贯彻中共西藏工委《关于目前边境工作的指示》(即《边境十条》),她和工作组在嘎林岗乡蹲点时,组织当地基层干部学习文件,统一思想;访贫问苦,进行调查研究,宣传发动群众;贯彻落实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国柱同志在那里坚持了一年多,最后因饮用水缺碘患上了当地人常患的粗脖子病,还染上了肺结核病,以至于粗脖子病后来虽做了手术,至今也未痊愈。一个女同志,能在斗争复杂、生活艰苦的边境地区,带领工作组,在一个点坚持那么长时间,这在江孜分工委是唯一的,在全西藏也是少有的。可以说,正是由于工作组积极有效的努力工作,使嘎林岗乡发生了很大变化,稳定了群众情绪,制止了群众外流现象,使当地生产得到发展,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党的政策在边境地区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至今她当年的房东女儿还和她保持着联系。
忆往昔,峥嵘岁月。国柱同志在西藏的工作经历很丰富,在机关和农村都工作过,并在基层蹲过点,任过机关干事、秘书,担任过一些重要任务的负责人,和西藏的上层人物、基层干部、农奴群众都有广泛的接触,协助领导或独立承担并完成很多重要事务的处理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很多实际有意义的工作和精彩的故事。
这本《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是国柱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她自己所作记录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回忆整理撰写而成。每一件事,都是她亲身经历的,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她在西藏几十年来所走过的人生历程。可以说,这本书既是她对人生中最美好、最精彩的那段时光的回顾,也是她在西藏工作几十年践行而得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体会的结晶。这些亲历亲闻的事情,虽是局部的,又多属事件的一个侧面或片断,但这些鲜活生动的事例,犹如一块块“活化石”,以小见大,可以管窥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艰难曲折,为我们研究西藏现代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原生状态的第一手资料或线索。
国柱同志在这本书里,撷取一个个独立的事件单独成篇,作为珠,以情为线,串成精美的项链,充分表达了她对西藏无比炙热、难以割舍的情感。书名取为《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从情处着眼,以事寓意。书中选取的她从进军开始到参与西藏革命和发展建设的每个历史阶段所经历大事小事,无不充溢着她风风雨雨、激情飞扬的近六十载的西藏情怀。正是这种对西藏深深的眷恋和强烈的责任感,激励着她即使调离了西藏,甚至是退了休,仍然关心西藏不止,研究西藏不止,奉献西藏不止。这么多年来,她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到关注西藏的发展和建设事业中,参与到藏学研究行列,凡和西藏有关的书籍报刊和信息都极为注意和留心,广为涉猎,记笔记,收集每条有价值的资料,整理史料,为现实工作服务。也可以说,她的这本《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不仅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西藏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也是她自始至终关注西藏、情系西藏,树立了长期建藏牢固思想的人生写照。
我希望,当年参加过进军西藏的老兵和关心西藏以及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在受益之余作出补充和纠正。
2009年5月
(责编:丁丁)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