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雪顿节的前世今生
雨辰   发布时间:2010-07-26 15:35:00   来源:中国西藏网

  当旅游从走马观花的浮光掠影变成融入式的深度体验,你不再满足于远远地看着对方“嵌”在一幅画框里与你“say hello”,而是想与他们一同歌舞一同狂欢,在那一刻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彻底忘却自我、放松身心,惟有这样才算是旅游的终极目的吧。

  八月,酷暑难当。越来越多人想逃离都市,奔往西藏,去那云淡天蓝、空气明净、凉爽宜人的天堂享受生活、寻回自我。而八月的西藏更有着雪顿节的狂欢诱惑。

  说到雪顿节,大多不了解西藏的朋友都会有疑问:这是个什么节日?与雪有关的节日吗?哦,NO,NO!在藏语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请。所以,从字面意义上理解,雪顿节就是一场关于酸奶的盛宴,或者通俗称之为吃酸奶的日子。是的,这是一个和酸奶有关的日子,是一场以酸奶为名义而号召的狂欢。

  对于笔者的理解,和雪顿节颇有渊源的扎西平措似乎略有微词。因为在他看来,现在的雪顿节已不仅仅是和酸奶有关的节日,其中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关于狂欢、关于民族、关于文化、关于历史、关于发展……

  初识雪顿节,疯狂玩耍与作乐

扎西平措
  扎西平措

  扎西平措,生于拉萨长于拉萨,从儿时有记忆起,对雪顿节的感情就如同盼望过年一样的热切。参加工作后,又机缘巧合地进入拉萨雪顿节办公室,由一个雪顿节的参与者、体验者成为策划者、组织者,甚至代言人。可以说,除了他,我们再找不到更合适的人带领我们去寻找雪顿节的发展轨迹,而他也将用他的体验带领我们去穿越雪顿节的前世今生。

  雪顿节到底是怎么个来历呢?扎西平措说西藏的孩子们很小就知道这个掌故:因为夏季是各种生物最活跃的季节,为免无意杀生,在很久以前——大约是11世纪的时候——僧人们要严格遵守“夏安居”制度,即只准在室内修习,不许到户外活动。直到藏历6月底7月初,夏季将尽,才可开禁。在开禁的日子,僧侣们纷纷出寺下山,家里的亲人便带着酸奶载歌载舞到山上去迎接,慰劳苦修的僧人。

  随着时间的演变,僧侣苦修制度已有所改变,民众们也不再特意去迎接僧侣,这个节庆传统却一直传承了下来,并且在过林卡、吃酸奶、演藏戏、展大佛等藏族传统活动的基础上,而今集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旅游休闲、商贸洽谈为一体。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雪顿节已经成为仅次于藏历新年的最隆重的民俗节日。雪顿节随时代变迁的背后,就有扎西平措的一份功劳。

  在扎西平措的儿时记忆中,雪顿节包含了母亲忙碌的身影、亲友们欢聚的笑颜以及与小伙伴们放纵的玩耍。

  一进入藏历六月中旬,父母就开始忙碌起来,买菜、做酸奶、烙饼子、酿青稞酒、准备柴火炉子和汽灯;然后便是借帐篷、邀亲约友、借卡车,一直忙碌到藏历六月底。雪顿节来临了,大家来到罗布林卡或扎基林卡,搭起帐篷,摆起吃食,开始狂欢。

  大人们在一波一波的饮酒作乐中很快醉去,小孩子们便放了风一般在林卡的各个角落追逐奔跑、游玩嬉戏。藏戏依然在唱着,不过小孩子们可听不懂,让他们感兴趣的是那神秘的或白或蓝的藏戏面具——若是能得一个戴在脸上炫耀一番,可真是件了不得的事情。疯跑着、玩闹着、饕餮着、哭着、笑着,醒了、睡了……这欢乐的雪顿节一过就是一周。

  渐渐长大,儿时的合家欢忽然就成了让人鄙夷的事情。为了证明自己的长大成人,16岁的他们不再与家人同行,而是邀来自己的哥们儿们过起了林卡。那个时代时髦的录音机被拎到了罗布林卡,还不会弹的吉他也被装模作样地挎在肩上。不屑于喝青稞酒的他们开始偷偷地尝啤酒,虽然味道怪怪的,但长大不就是件苦涩的事情吗?喝着啤酒醉倒在草地上,听着奔放的音乐,想想喜欢的姑娘和陌生的未来,16岁的雪顿节别有一番味道。

  走近雪顿节,责任道义担两肩

  儿时的群乐,长大的独乐,其实不过是自己的眼界与心境的问题。在整个拉萨城里,雪顿节的氛围依然是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但那始终是老百姓的节日,纯粹就是玩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1994年,拉萨市政府开始成立专门的机构,为老百姓来筹划办雪顿节的事儿,这不再是独乐乐,而是真正成为更有意义的众乐乐。

  1998年,扎西平措被抽调到雪顿节办公室,参与当年的雪顿节筹备。这一干就是十余年,从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到担任雪顿节办公室主任,他和雪顿节的情缘越结越深,对雪顿的感悟也越来越多。

  如何将雪顿节办好,办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这是一个问题。历史的传承,那是灵魂,是脉络,这血和肉要如何填进去?扎西平措和同事们煞费苦心地研究、探索,最终确定了在保留原有藏戏、展佛等传统节目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融入体育竞技、商贸洽谈、旅游推广、文艺演出等内容,将雪顿节打造成一张全方位展示拉萨、展示西藏的名片。而有了这些内容作为血肉的充实,雪顿节的举办也越来越引人瞩目。

扎西平措(右)  
扎西平措(右)

  作为一枝盛放的奇葩,雪顿节在西藏的影响自不必说。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民族节日,雪顿节如何能实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目标呢?

  首先,扎西平措倡导雪顿节一定要走出去。走到北京、上海,甚至南京、杭州、昆明等地去做推介活动。当第一次听到“雪顿节,这个节日跟雪有什么关系”之类的问题,他感到哭笑不得,又不得不直面雪顿节不为外人所知的尴尬局面。于是他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与人详说雪顿节的由来与渊源。同时,扎西平措带领工作人员创建了拉萨雪顿节官方网站,通过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让全世界对西藏和藏文化感兴趣的人迅速地了解藏文化和雪顿节。

  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如今,雪顿节不仅仅是西藏的著名节日,也成为中国的著名节庆。雪顿节得到了国内节庆界的关注,获奖无数。同时,雪顿节也吸引着国内外大批游客在每年的八九月间进藏狂欢。

  过节了,普罗大众在狂欢。而扎西平措们却是最紧张的时候,人多了自然是好事,但人多了风险也多了,弦是紧绷着的,觉是睡不踏实的。当人们在哲蚌寺后山为展佛的震撼瞬间群起欢呼时,他们在注意着群众和游客的安全、注意着消防等工作是否到位;当人们在布宫广场为隆重的开幕式热血沸腾时,无人知道他们已经几宿未合眼为此奋战;当人们在罗布林卡唱歌跳舞喝酒过林卡时,他们依然在忙碌着……

  从1998年到2009年,12年的时间,扎西平措再没过过自己的雪顿节。亲友们也自发自觉地把他“忘”掉了。对普通百姓来说,雪顿节是他们的;而对扎西平措来说,他却只能是雪顿节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乐趣的。当看到大家沉浸在雪顿节的欢快中,不管是藏族汉族,还是中国人外国人,那一刻天下大同,扎西平措犹记得他带一个记者去罗布林卡采访,该记者完全融入了雪顿节的氛围,在罗布林卡的一顶顶帐篷中如鱼得水,有酒必喝,那一家家三口一杯的青稞酒频频仰脖灌下,结果醉倒在草坪上,一脸满足的笑容,幸福地睡去了。扎西平措不得不依着采访提纲拿着照相机,帮这位仁兄完成了采访内容。

  期待雪顿节,众多憧憬梦成真

  2010开春,扎西平措又开始了2010雪顿节的案头工作。方案拟出来了,思路也该再放得开些了。正在畅想着2010雪顿节如何再来点新花样时,一纸调令让他从拉萨来到了北京。  这一纸调令让扎西平措亦喜亦苦。喜的是今年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地过个自己的雪顿节了。苦的是,这与雪顿节结下的十多年缘分就此切断,这心里可真不是个滋味儿。

  说起今年的雪顿节如何过,扎西平措的计划可多了。

  哲蚌寺展佛是一定要去看的。对于扎西平措这个摄影爱好者来说,痛痛快快地去拍一次展佛可是憧憬已久的愿望了,如今终于可以一偿夙愿。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便开始爬山、寻觅绝佳的位置,然后开始守候,当天际有了第一缕光线,当庄严的法号吹起,当那盛大的佛像唐卡被徐徐展开……心跳声、欢呼声、快门声,想想都让人期待不已。

  罗布林卡也是一定要去的。虽然每年雪顿节都要进出罗布林卡无数次,但那是工作。十多年里,扎西平措从来没有和家人好好去过一次林卡,所以,回归久违的林卡,他准备把历年雪顿节欠下的亲情和欢乐好好偿还给家人和朋友,痛饮几日几夜,重温儿时快乐记忆,独乐乐怎比众乐乐?

  接下来,或许可以去当雄看看赛马节,或者直接骑两圈马过过瘾,看看他们传统的抱石头、赛马赛牦牛比赛,兴许又可以拍几张不错的片子呢。不知道当雄赛马节期间会不会放露天电影,多少年未尝有过看露天电影的体验了。在浑然一体的天地间,风吹草低,没有牛羊,却有光亮的画面,神往呀……

  太多的计划、太多的向往,不如相约拉萨,不醉不归吧!

  扎西平措获奖记录:

  2009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节庆会展颁奖典礼”上,荣获“建国60周年?中国节庆杰出贡献奖”。

  2008年11月,在2008中国节庆高峰论坛?全国节庆年会暨改革开放30年中国节庆总评榜年度颁奖盛典上,荣获“2008中国节庆杰出贡献奖(人物)”殊荣;

  2008年9月,在青岛荣获“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节庆产业进程30人”奖项;

  2008年3月,在全国首届“节庆中华奖”评选活动中,获“个人贡献奖”;

 

(责编:宁真/士奇)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