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的前世今生,可以给人们三个启示:
·中国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着外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与坚强。
·面对任何“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责任感将是我们最可依赖的希望。
·青藏铁路对西藏的影响的本质,不是旅游经济而是开放,它让西藏避免了诸多命运:世界上社会生产力最低的地区、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生活水平最低的地区……
电视剧《雪域天路》,讲述了青藏线交通建设中三代人的意志传承,人们在险恶环境面前的斗志与坚持,让人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燃烧的热度。据悉,为了在细节上再现那段燃烧的岁月,剧组曾多次向当时青藏铁路建设的实际参与者——林兰生征求意见。
林兰生,原中国铁道第一勘测院院长,在前辈的基础上用10年时间,带领队伍完成了青藏铁路的勘察设计。即将53岁的他,和同事们一起,把这辈子最黄金的时光献给了青藏铁路,实现了三代人不懈追求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原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院长林兰生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西藏,美国学者这样描述:“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像西藏那样,仍然没有带轮子的交通工具,……许多世纪以来,西藏的全部运输工作都是用人驮或兽驮来完成的。”
对于在西藏修铁路,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林兰生认为,外界对青藏铁路可行性的怀疑是合理的,因为如此规模、如此海拔、如此恶劣环境下修铁路,当时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世界上有高原铁路,但在世界平均海拔第一的高原上修铁路,中国是第一个。
众所周知,青藏铁路修建的三大难题是: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哪一个都不好对付,尤其是多年冻土。林院长说:“冻土因为含有水分,零度以下时会随着温度发生冷涨热缩,进而破坏土层上的建筑。一般地区的冻土也就50公分左右,建筑物地基打深一点,到50公分以下就行了。但青藏铁路沿线的冻土层深达两三百米,完全不可能用这种方法解决。如何解决?当时世界上没有成功的例子和经验可借鉴——因为没有其他国家修成过类似的铁路。”
因为技术和经验的缺乏,加上国家经济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青藏铁路工程多次停工、复工,“三上两下”,历经磨难。另外,再加上高原缺氧对施工人员的影响、沿线生态保护的不易,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困住了西藏,也折磨了整整三代铁路工作者们。
修青铁,有人不惜一切
任务“不可能完成”,怎么办?林兰生说:当时大家的心里,除了要把青藏线修通,其他的什么都没想。不可能?不可能也要完成!
“国家除了连续不断地投入资金,更把能用的科研资源都用上了:凡是跟青藏铁路有关系的机构、单位,全部参加研究勘测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最高层亲自介入研究工作。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是少见的。”
“勘测设计人员更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收集勘测数据、解决冻土问题上。在高原,因为缺氧,大家呼吸困难,吃不下饭,为了强力适应环境,这一帮科技工作者就提出:共产党员带头不吸氧,共产党员带头吃饭!不吸氧并不能帮助人适应高原环境,但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当时制氧条件有限,如果不能适应环境,还怎么搞勘测?勘测队带的氧气罐,是有人到了实在不行的时候,才去吸两口的。当时大家的想法很简单:建青藏铁路是几代人的理想,只能成在我手里,绝不能砸在我手里!”
回想那一段艰苦的历史,林兰生屡次提到藏民的纯朴:是他们时时刻刻、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了我们。
“平时迷路、断粮、断水了,只要碰上藏民,他们永远都是有什么就拿什么,尽一切所能来帮助你;从牧民家雇来驮设备的牦牛受伤了,他们也从来不要求赔偿;我们有一次被洪水围困在大水中间,是当地的藏民和武警一起把我们救了出来……”回想起那些帮助过、支持过青藏铁路建设的藏族农牧民,林兰生的神情让人动容。
没有天时地利,林兰生和同事们的优势只有“人和”,以及几代人凝聚下来的意志——“知道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到了成功的一半……从没想过青藏铁路不可能实现……”
青藏铁路用最经济的代价留下了一连串“世界之最”的足迹:世界最高的海拔、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世界第一长隧——羊八井隧道……
明知行路难,为何行难路
很多专家都说了“青藏铁路不可能修成”,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修到底?
对于西藏,青藏铁路至关重要。当西藏还没有出现带轮子的交通工具的时候,雪山外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的后期。这块雪域高原迫切地需要沟通,需要交流,需要理解和发展。如果继续游离在世界发展历史之外,“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西藏和西藏的人民都将毫无抵抗力地面对巨大的风险。
而在林兰生这些勘测工作者中,有的已经是祖父孙三代投身在青藏铁路的修建上,愚公移山一样的执着早已融在了他们的血液里。林兰生刚到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任职的时候,上一任老院长就对他说:“我们干了一辈子都没干成,你是我们班子里最年轻的,希望在你退休之前把青藏铁路干成。”甚至于林兰生母亲生前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去吧,干好工作,一定要把青藏铁路修成。”所以对于林兰生,“修青藏铁路,不仅是祖国的托付,也是母亲的叮嘱。”
其实,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也许正是在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林兰生、他的老院长、他的母亲、他的同事,以及千千万万为青藏线无悔付出的人们,见证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感受了自己追求的辉煌!
(责编:闵闻)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