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风景线:在北京的藏族同胞们
蔡如鹏   发布时间:2010-08-29 08:0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多年前才旦卓玛的一首《北京的金山上》唱出了藏族人对北京这个政治文化中心的想象,而如今,近万名藏族人已成为文化多元的北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坐落在北京亚运村的西藏大厦,是一座具有浓郁藏式风格的建筑。这座建筑建成于1997年,是中央第三次援藏工作会议确定的62个援藏项目之一,由北京市对口援建。现在作为一家星级酒店,西藏大厦已成为西藏人在北京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同时也是他们向外展示藏族文化、民俗和经济发展的一扇窗口。

  扎西是北京西藏大厦酒店的餐饮部经理,来北京已经十多年了,她的丈夫也是藏族人,现在他们一家都生活在北京。她说,在她周围,像他们一样在北京安家的西藏人还有很多。

  扎西的丈夫叫旦增伦珠,这些年,他一直在研究“藏族人在北京”这个课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它既反映了西藏社会的变迁,也折射出藏汉两个民族的融合。”旦增伦珠说。

  从僧官到藏商

  著名的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西藏人口与社会问题。

  他认为,今天在北京的藏族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在国家机关和各类学校工作、学习的藏族干部和学生;在京经商的藏族企业家以及他们雇佣的藏族服务人员;来京做小买卖的藏族流动商贩。

  “第一类藏族人在北京的时间最长,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末,而后两类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形成的。”马戎说。

  这些藏族人到北京的时间虽然不一样,但一样的是,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1951年以后,一些藏族的爱国上层人士,开始陆续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国家机关任职,并逐步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出版社、国家翻译局等事业单位工作。

  “但那时来京的藏族人,仍以藏族贵族和上层人士为主。”旦增伦珠说,“直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之后,成千上万的翻身农奴及其后代,才有机会来北京。当时,他们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

  此后几十年,在北京的藏族人,一直以在京工作、学习的藏族干部和学生为主,直到改革开放。

  “这类在京的藏族人文化程度较高,工作固定,数量也很稳定。”马戎说。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当时在京的西藏人有820人。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一些藏族企业家积极投身其中,开始把富有藏族特色的物品,如藏药、藏饰工艺品运到其他省份卖。如今,他们中有不少人已在北京站稳脚跟。

  马戎曾对1965年至1994年,西藏与其他省份间人口的迁移情况做过研究。他发现,1981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西藏省际迁移的总趋势从迁入变为迁出。“也就是说,走出去的人开始多于走进来的人了。”

  “1992年后,越来越多的藏族人到北京经商。”旦增伦珠说,“他们的经营范围也从最初的零售业,逐渐扩展到餐饮业、手工业。北京街头开始出现各种藏式餐吧和一些制作藏式木器的家具店。”

  这些藏族企业家往往习惯于雇佣藏族人,因此这类藏族人的数量开始逐年攀升。根据1990年和2000年第四、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当年在京的西藏人分别是1329人和2920人。

  近些年,在前两类藏族人的基础上,北京又多了一批藏族人——做小买卖的流动商贩。他们没有固定商铺,主要在路边贩卖唐卡、虫草、虎骨等物品。据旦增伦珠调查,这些藏族人数量在几百人上下,主要来自邻近西藏的四川省黑水县。

  由于缺乏最新的统计数据,现今藏族人在北京的准确数量仍不清楚。不过,旦增伦珠估计“应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北京处处是机会

  在旦增伦珠看来,能够来北京发展的藏族人,特别是那些经受住市场经济洗礼过的,“都是藏族人中的佼佼者”。

  事实上,几年前,很多在北京从事短暂工作和学习的藏族人,最后都会选择回到家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职业技能上,不具有竞争优势。”旦增伦珠说,“再加上语言障碍,使得很多藏族人都难以在北京立足。”

  在很多藏族人眼中,北京处处是机会。他们经营起自己的事业,包括藏族美食餐厅、宗教艺术品店、服饰店与书店。

  马戎说,与风靡京城的川菜、湘菜相比,目前藏式餐饮所占的份额还十分有限。他将这归咎于藏菜原料的昂贵和口味的奇异。

  如今在京的藏族人所从事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比如,卖东西主要是藏式商品、开餐饮主要是藏式餐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旦增伦珠告诉记者,多年来,通过中央政府和兄弟省份的援助,藏族人正在尝试着进入一些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

  2005年,7名来自昌都地区洛隆县的藏族青年,就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帮助下,通过层层考试,最后被录用,成为中国第一代从西藏走向世界的藏族远洋船员。

  融入现代与坚守传统

  生活在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很多人担心藏族人会在这里,失去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但事实是,每逢节庆在京的藏族人都会穿戴民族服饰,聚在一起相互庆祝。

  扎西说,尽管她来北京已经10多年了,但很多习俗都没有改变。比如在藏历新年的年夜饭,他们一家人都会做“古突”吃。

  这是一种用牛羊肉、萝卜、人参果、面疙瘩为原料,做成后类似稀饭的食物。有趣的是,在做“古突”时,藏族人通常会在部分面疙瘩里包上一些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石子、钱币、盐巴、辣椒、木炭、羊毛等,以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

  “如果你吃到石头代表心狠,吃到羊毛代表心软,吃到木炭代表心黑,吃到辣椒代表嘴巴不饶人,吃到瓷片说明你好吃懒做,吃到肉说明敬老爱幼,吃到牛粪表示经常有好运气,吃到硬币预示财运亨通等。”扎西说,“如果谁吃到有‘内容’的面疙瘩,都必须当众吐出来,让大家知道下一年他的运气。”

  在旦增伦珠看来,藏族人对传统的坚守,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抵触。“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北京的主流生活,并正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他说,已经有好几个藏族研究生,主动和他联系,希望继续留在北京发展。这与几年前,他先后从拉萨找了4位藏族博士来京工作,最后都无一例外地选择回藏,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今,旦增伦珠和扎西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这个出生在北京的藏族男孩,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藏语,也经常馋藏餐。他每年都要回拉萨看望外婆。青藏铁路通车后,他甚至独自一人坐火车回拉萨。家里人对这个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他既能接受现代教育,也能保持藏族传统,把藏文化传承下去。(本文有删节)

(责编:欧阳)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