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为贫困群众建起的廉租房。摄影:王杰
中国西藏网讯 日喀则,藏语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
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日喀则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瑰丽诗篇。
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作为年轻的地级市,50年来,日喀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日喀则市委书记丹增朗杰向记者介绍道。
从丹增朗杰介绍中,记者了解到,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日喀则科学谋划,深入实施抓住资源优势,运用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两种手段,打造城郊、牧矿、旅游边贸三个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50年来,一产方面,全市坚持特色促动,壮大了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等十大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有机之乡、生态家园”品牌, 培育了7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二产方面,召开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协调会、矿业推进大会,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机制,加强锂、硼、铜、铅锌等矿产和藏药、玉石等优势资源开发,扶持珠峰冰川矿泉水、西藏神水提升效益;三产方面,以神奇珠峰、神秘后藏、吉祥日喀则为主题,充分挖掘“一峰三线三口岸”等旅游资源,以每年一届的珠峰文化旅游节为平台,大力推介“三条旅游精品路线”和“喜马拉雅五条沟”,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标。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50年来,全市生产总值由1965年的0.7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4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6倍,年均增长8.6%;农牧业产值由1965年的0.7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8.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倍,年均增长4%;工业产值由1965年的0.0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68倍,年均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965年的156.50万元增加到8.14亿元,增长519倍,年均增长13.6%。第三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2014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实现28.4亿元,对外贸易总额达21.65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66.03亿元。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桑珠孜区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姿,萨迦古城展现独特的文化底蕴,萨嘎西部驿站功能健全,亚东三岗现代城镇如人间仙境……行走在后藏大地,你会发现,日喀则市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功能城镇是层出不穷。
“这些正是我们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铁的证明。”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洪波介绍,50年来,全市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重点争取国家投资,高效落实援藏投资,积极吸纳社会投资和招商引资,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从日喀则市统计局记者了解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65年的117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115.86亿元,增长9902倍,年均增长20.7%。
目前,日喀则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日喀则机场正式通航,拉日铁路建成通车,18县(区)全部通油路,所有乡镇全部通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近1.5万公里;综合能源体系加快建立,电力装机总容量达 6.08万千瓦时,14个县(区)纳入藏中电网供电,电力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实现了乡乡通光缆,行政村(居)通信覆盖率达90.6%;农牧民“安居工程”全面实施,12万户67万群众住进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大力构建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与建设长效机制初步形成,生态环境监管和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两江四河”流域绿化造林工程有力推进,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张洪波还告诉记者,近年来,日喀则大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了以桑珠孜区为核心、江孜和拉孜县为东西部中心、各县县城为支点、重点小城镇为网点的城镇体系。
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走进江孜县江热乡班久伦布村卓嘎家,漂亮的二层小楼装饰精美,院子里更是鸟语花香。卓嘎告诉记者,她们家足有500多平米,如今,她们利用旁边就是帕拉庄园的机会,开起了农家乐,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看着卓嘎家漂亮的房子,记者不禁感叹到,这房子可比帕拉庄园好多了。
像这样的事例是随处可见。50年来,日喀则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记者了解到,201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17元,是1965年的83倍,年均增长9.4%;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养老、医疗等五大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扩大覆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2150元/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540元/月,五保户和孤儿集中供养率分别实现65%、81.5%;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贫困人口大幅减少;防灾减灾工作不断加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50年来,全市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各类教育机构达397所,小学、高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99.9%、76%,初中毛入学率达100.68%,在校学生达12.69万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成18个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20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组建了18个民间艺术团,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8.09%、96.41%;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253家、病床床位达2624张、医疗技术人员达2359名,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3.4张、卫生技术人员3.1人;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67岁,全市总人口从1965年的33.6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77.3万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7‰。
(责编: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