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200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西藏行 > 新闻报道
门巴族: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受益者
 
作者: 石坚   发布时间: 2009-09-23 11:01:00   来源: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门巴人居住的墨脱新村  拍摄:曹阳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我们来到了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墨脱县。9月21日午后,我们走进了门巴族比较集中的墨脱镇的墨脱新村。国家在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给这个位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的门巴村落,带来了繁荣的前景,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美丽的传说 苦难的历史

  一两百年前,生活在门隅一带的门巴人,听说东方有一块佛之净土。那里没有剥削和压迫,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那里风调雨顺,不种青稞有糌粑,江河之水为奶泉,不养牦牛有酥油。这对于受尽苦难和剥削的门巴人来说,太有诱惑力了。于是,他们决定到东方去寻找这块佛之净土。6户门巴人率先离开门隅,成为东迁的先驱者。他们凭着勇敢智慧以及对东方美好的向往,踏上征途,经历了与大自然风风雨雨的生死抗争,克服了千里迢迢行程中的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墨脱。虽然他们在这里,没有找到幻想中的极乐世界,却在这富饶之地获得了自由,建起了村寨,并从此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在随后的100多年里,门隅地区的门巴人不断东迁而至,形成了一股东迁潮流。这既是门巴人东迁的美丽传说,也是门巴人苦难逃亡的历史。

  西藏和平解放前,门巴族社会中存在着三个等级:领主等级、一般等级和贱民等级。领主等级包括:1、西藏地方政府派驻门巴族地区的拉涅(总管)、宗本、楚巴(税官)等官员;2、当地较大寺院(如墨脱的仁青崩寺)的当权喇嘛;3、有领地的世俗贵族。以上三大领主,拥有大部分的土地、山林、草场等生产资料,是门巴族地区至高无上的统治阶级。一般等级包括有份地的农奴,无份地的农奴与家奴。有份地的农奴,墨脱门巴族称“差米”,即领种份地、交纳租税的人,在墨脱约占农奴总数的93%,他们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三大领主的主要剥削对象。无份地的农奴,墨脱门巴族叫“如米”,约占农奴总数的6%,社会地位不及有份地的农奴。家奴是墨脱门巴族中才有的,男的叫“约布”,女的称“约莫”。贱民等级,是墨脱门巴族中特有的一个特殊等级,被称作“顿”,即“鬼人”的意思。“鬼人”毫无社会地位,不仅受领主的奴役,一般人也歧视他们。在社会上,某些最累、最低贱的劳役即令“鬼人”去做。

  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平等友爱,亲密团结,共同繁荣进步。国家在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已深入人心。门巴族作为人口较少民族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虽然“小”,但却是“父母”最疼爱的,党和政府一直没忘记门巴人。这几年,国家先后实施了“兴边富民”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生活在墨脱的门巴人就是受益者之一。就连自治区实施的“安居工程”,门巴人获得的补贴也比其它地方高出两倍多。

  沿扎墨公路而行,将近墨脱县城时,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片红顶的房子,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靓丽风景。这就是墨脱镇“安居工程”之一的墨脱新村。

  据副镇长王祥生介绍,墨脱新村是2007年完成的“安居工程”,共建有88套住房,面积分为70、80、90平米三种,国家投资三四百万,个人出资约八千。新村里居住的基本上都是门巴人。他们原来都住在更高的山上,新村建好后,有部分居民搬了下来,按照人口多少分配面积,人均面积达到13平米。

  玉珍家的幸福生活

  墨脱的平地很少,墨脱新村也是依山而建,一排排红顶房由低而高,错落有致。王祥生带我们走进墨脱新村时,很多家主人都下地干活去了。我们的脚步停在其中一个新居前,红色的铁皮顶,灰白色的方砖外墙,黄色的门,红色的窗,黑色的篱笆墙里,一位老阿妈正在门前的小菜地里插苗。房子旁边,也有几个年轻男女正在开地,门前石阶上坐着一个孩童。

 
玉珍的家  拍摄:石坚

  我和老阿妈打招呼,老阿妈向我微笑,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她的女儿玉珍向我们走来,说着流利的汉语,请我们屋里坐。

  房子呈凹字型,四室一厅,客厅里迎面摆着一组藏式柜,上面摆放着两台电视机,其中一台有中央赠的字样,还有录音机。雪白的墙上贴着佛祖像、五虎图,也有林俊杰的明星照。靠门窗的两面墙放着两张藏床,上面铺着五彩漂亮的卡垫,可睡可坐。


客厅  拍摄:石坚

  玉珍说,家里现在六口人,爸爸和哥哥去世了。姐姐出嫁了,弟弟妹妹还在八一镇读高中。去年初,全家从山上搬下来,这个新居有八十平米,平时也就她和妈妈贡桑住,即便弟妹放假回来,也足够住的了。搬这个房子借了些房贷,后来村里组织村民去公路上修路,搬石运砂,以工抵贷,每天300元的工资,很快就还完了房贷。

  玉珍今年23岁,十分能干,父亲去世后,她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小学五年级,她辍学回家帮妈妈务农,供弟妹继续上学。去年开始在县城的饭馆里打工,每月有七八百元的收入。家里地多人少,玉珍又不想让上了年纪的妈妈太辛苦,就把部分地包给了亲戚种。用打工挣的钱,她给新家里添置了家俱和大电视。家里还养着5头牛,5头猪,喂着鸡。这段时间,玉珍在家忙秋收,今年收成还行,19亩地每亩产500斤,稻子每斤可以卖2元,大米每斤3元。

  住在新房子里,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生活十分惬意。玉珍说,新的房子里开始着新的生活。

  玉珍喜欢听流行歌曲,像林俊杰、周杰伦她都喜欢,但她也喜欢听妈妈唱门巴歌。妈妈嗓子很好,玉珍忘不了小的时候,妈妈哄弟妹们睡觉时唱的摇蓝曲,非常好听。玉珍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去年陪妈妈到拉萨看病,也给妈妈买了漂亮的汉族服装,玉珍说这样的衣服便宜而且好看。现在,她们也会到市场上买菜买肉,过年过节还会做“嘎布当”(一种像油饼的门巴族食品)和石锅炖菜吃。

  我们参观了玉珍家的厨房,厨房是玉珍雇人用拆山上老房子的木板盖的,还是门巴人传统的吊脚楼样式,吸引我的是灶边吊着的一个竹筒,下边接着一个盆,竹筒里滴答着的液体散发出一种酒味,玉珍说这就是门巴人常喝的玉米酒。


门巴人喜欢唱的玉米酒  拍摄:石坚

  临走时,副镇长王祥生通知玉珍去领今年的公益林补助金。这是国家对门巴人的又一种惠民政策。原来门巴人习惯于在山上过“刀耕火种”的生活,即便后来日子好了,他们仍然保持着这种习惯。国家为保护生态退耕还林,不让村民再上山毁林开荒,除了在山下重新分配耕地给他们,每人每年还补助一千多元。

 

(责编:闵闻)

  
[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 门巴族: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受益者 2009/09/23
  • 门巴族过年奇趣 2010/10/08
  • 总书记为什么惦记门巴、珞巴族 2010/06/14
  • 门巴族传统手工艺增收致富 2009/11/06
  • 勒布边防派出所助群众致富有道 2010/05/13
  • “西藏边境第一乡”女乡长感受祖国的心跳 2010/03/04
  • 传承民族文学遗产 2010/01/22
  • 门巴族人心里话:“搬出深山的生活更幸福” 2009/06/18
  • 辛酸记忆与美好现实——隆子县斗玉乡斗玉村老人讲述新旧生活 2009/05/19
  • 门巴族群众的幸福生活 2008/12/22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