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首页民改大事记图片
数字记忆  ┃ 生活变化
    寄语独家报道影像
世界看西藏阅读西藏
  新闻播报各界评论友情链接
专 题 回 顾图 说 50年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民主改革50年 > 新闻播报
 
科勇老人:从“差巴”到“全国劳模”
发布时间: 2009-02-19  作者:  来源: 西藏日报

  记者见到科勇老人时,82岁的他依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说话响亮而有力,上下楼梯毫不费力。“我真有福气,从黑暗的旧社会一直活到了光明的今天,要是在民主改革之前,我做梦都不会想到能过上现在的好生活。”他说。

  科勇1927年出生于昌都地区察雅县,在当地领主压迫下,过了十几年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之后,他和父亲逃了出来,开始四处流浪、乞讨,最远还去过拉萨。1956年,感觉流浪下去实在不是办法的他,和父亲、妻子一家三口来到昌都县卡若村定居下来,通过给村里的领主当“差巴”勉强维生。

  科勇回忆说,当时卡若村有7户人家,全部都在为领主干活,其中有4户是“差巴”。“我们过来之后,没有土地、生产工具和牲畜,只能给领主干活换一点点糌粑填肚子,牛肉和酥油是一年到头都吃不了两口的。住的地方更是没有,能找个遮雨的屋檐凑合着睡就不错了。”他说。

  那时候,科勇一家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要给领主干活,从上山砍柴到下地播种,什么都做,而领主对待他们却无比苛刻、严酷,稍有不顺心就随时打骂,以至于他看见领主时两腿都在颤抖。有一年,科勇的妻子措姆怀上了身孕不能干农活,只有向领主请假,但领主说什么也不答应,三番五次求情之后,领主才勉强同意让措姆休息,但属于她的那份活得由科勇完成。“虽然我一个人干两份活很累,但总算把妻子和小孩保下来了,”科勇无奈地说,“领主真的不把我们当人看啊!”

  没有给领主干活的时候,科勇一家就帮乡亲们缝补衣服换点报酬,但仍然经常挨饿。实在饿得不行了,他就冒着被严厉惩罚的危险,从给领主砍的木柴中偷出几根去换点食物。说到这里,科勇的眼圈红了:“那样的日子太苦了,我现在回忆起来心里都难受得很。”

  1959年,民主改革的春风吹遍西藏大地,科勇一家终于翻身做了主人。按照一人1.5亩地的标准,他们家分到了4.5亩土地和一头耕牛、一头犏牛,没多久又在村干部和乡亲们的帮助下盖起了房子,“生活一下子从地下升到了天上”。

  科勇笑着说:“刚领到那两头牛的时候,我还很不塌实,以为跟过去领主家的牛一样,必须好好伺候,不然就要挨打。于是我跑去问解放军,结果我才知道这牛是自己的,生老病死都由我负责,这才放下心来。”

  由于会做农活,科勇很快当上了村里的种子试验组组长和农民协会主任,成为了“半个国家干部”,四个子女全都接受了教育,后来还读了大学,当上公务员。

  “村里的干部很热情,对我们的生活也很关心,不仅主动帮我们干农活,逢年过节还要提着礼物来看望、慰问,让我逐渐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也对共产党发自内心地拥戴。”科勇深有感触地说。他在1978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表现优异,先后担任了昌都地、县两级政协委员,两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还去北京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接见。

  如今,忙碌了一辈子的科勇终于歇了下来,和同样身体健康、也快满80岁的老伴措姆在卡若村过着安享晚年的生活,住的房子是2006年花11万修好的,上下两层,有10多间屋子,儿孙们也很孝顺,把两位老人照顾得衣食无忧。快到藏历新年了,科勇现在就盼着大家早点回来,一家人团团圆圆。

  从农奴到主人,再到今天的甜蜜生活,大半个世纪以来,科勇一家见证了西藏民主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当从电视上得知设立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消息后,科勇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日子设得好啊,让不管是我们这些亲身经历过的,还是生活在今天的后代们,都能牢记历史,珍惜现在。”

(责编:丁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合作加盟  |   频道导航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Information Center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