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2年2月28日
1991年,我国各族人民坚决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体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国民经济稳定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改革开放迈出较大步伐,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好转,人民生活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社会安定,为实现“八五”计划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初步统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9580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三产业5331亿元,增长5.3%。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结构调整进展较慢,经济效益不高,财政困难大。新的一年,巩固、发展治理整顿成果和深化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一、农业
1991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经过举国上下一致抗灾救灾,仍夺得了农业生产的较好收成。全年农业总产值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种植业增长0.9%,林业增长7.8%,牧业增长6.1%,副业增长1.8%,渔业增长6.7%。
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略有减产,但仍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棉花大幅度增产,油料、糖料、烤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蔬菜,水果生产又获丰收。但农产品流通体制还不完善,农业发展不稳定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1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3524 万吨 -2.5
棉花 566.3 万吨 25.6
油料 1638.3 万吨 1.6
其中:油菜籽 743.6 万吨 6.9
甘蔗 6630.3 万吨 15.1
甜菜 1632.7 万吨 12.4
黄红麻 50.8 万吨 -30.0
烤烟 269.8 万吨 19.4
蚕茧 53.4 万吨 持平
茶叶 54.6 万吨 1.1
水果 2158.4 万吨 15.2
造林绿化事业成绩显著.1991年,全国造林面积8260万亩,比上年增长5.8%。防护林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展开,“国家造林项目”速生丰产林建设开始全面实施。森林覆盖率上升,林木蓄积量增加,实现了森林资源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目标。
畜牧业持续发展。肉、禽、蛋、奶等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1991年 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 2712.2 万吨 7.9
牛 奶 462.6 万吨 11.3
绵羊毛 24.1 万吨 0.4
肉猪出栏数 3.27 亿头 5.4
猪年末数 3.72 亿头 2.7
羊年末数 2.06 亿只 -2.1
大牲畜年末数 1.32 亿头 1.1
水产品继续增产。全年水产品产量1339万吨,比上年增长8.3%;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增长4.8%,海水产品产量增长10.9%。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91年末全国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93亿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9%;大中型拖拉机78.8万台,下降3.1%;小型和手扶拖拉机729.3万台,增长4.5%;载重汽车62,6万辆,增长0.3%;排灌动力机械O.73亿千瓦,增长2.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856万吨,增长10.3%;农村用电量939.7亿千瓦小时,增长11.3%。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加强。
农村经济继续发展.1991年农村社会总产值18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乡镇企业保持稳定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产值增长20%;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3.9%上升到57.7%。
二、工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1991年工业总产值28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3121亿元,增长12.9%。在全部工业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8.4%,全民所有制工业新增产值占全部工业新增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7.8%提高到43.1%;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18%,个体工业增长24%;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工业增长55.8%。大中型企业生产开始摆脱前两年徘徊的状况,比上年增长9.2%。
1991年轻工业产值13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主要轻工产品中,适销对路的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增长,长线产品生产有所控制。重工业产值14429亿元,增长13.9%,主要重工业产品中,投资类机电产品生产增长较快,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生产基本稳定。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1年 比上年增长%
化学纤维 186 万吨 12.4
纱 450 万吨 -2.7
布 175 亿米 -7.3
呢绒 3 亿米 1.7
机制纸及纸板 1430 万吨 4.2
糖 631 万吨 8.4
原盐 2353 万吨 16.3
卷烟 3199 万箱 -3.0
合成洗涤剂 143 万吨 -5.7
日用精铝制品 8 万吨 2.2
自行车 3627 万辆 15.4
电视机 2622 万部 -2.3
其中:彩色电视机 1194 万部 15.6
录音机 2935 万部 -2.9
照相机 473 万架 1.2倍
家用洗衣机 683 万台 3.1
家用电冰箱 476 万部 2.8
能源生产总量 10.47 亿吨 0.8
(折标准燃料)
原煤 10.9 亿吨 0.9
原油 1.39 亿吨 0.9
发电量 6750 亿千瓦小时 8.7
其中:水电 1235 亿千瓦小时 -2.5
钢 7057 万吨 6.4
钢材 5547 万吨 7.6
十种有色金属 252 万吨 5.5
水泥 2.48 亿吨 18.3
木材 5500 万立米 -1.3
硫酸 1314 万吨 9.8
纯碱 389 万吨 2.4
化肥(折纯) 1988 万吨 5.8
化学农药 25 万吨 9.7
发电设备 1129 万千瓦 -7.9
金属切削机床 15.08 万台 12.1
汽车 71.3 万辆 38.7
拖拉机 5.27 万合 33.8
机车 706 台 7.8
民用钢质船舶 154 万吨 9.4
“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经济效益下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199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6.2%,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420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实现利润下降14.2%,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24天,比上年加速6天;但企业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依然突出,平均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为13.28元,比上年减少0.52元;成本继续超支,亏损额上升,工业结构调整较慢。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升。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79亿元,比上年增加829亿元,增长18.6%。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3558亿元,增长21.9%;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629亿元,增长18.7%;个人投资1092亿元,增长9%。但在建规模偏大,新开工项目增长过快,全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7.45万个,比上年增加1.8万个。
1991年,在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075亿元(含车船购置费),比上年增长21.8%;更新改造投资997亿元,增长20.1%;商品房建设投资243亿元,增长31.1%;其他投资243亿元,增长22.2%。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中,原材料工业投资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5.7%上升到16.1%;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468亿元;增长40.1%,所占比重由12.2%上升到14.1%;农业、林业、水利投资101亿元,增长31.2%,所占比重由2.8%上升到3.1%;但能源工业投资942.9亿元,增长14.4%,所占比重由30.1%下降到28.4%。
在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节约能源,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三废’治理的投资298亿元,比上年增长32.8%,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7.1%上升到29.9%;而用于增加产量的投资328亿元,增长12.5%,所占比重由35.2%下降到32.9%。
重点建设进展较快,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国家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182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4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产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100个,大中型项目单项工程155个,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115个。当年全国基本建设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2714万吨,发电机组容量1184万千瓦,已连续三年超过一千万千瓦,石油开采1491万吨,天然气开采11亿立方米(石油开采和天然气开采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增加的能力);炼钢396万吨,炼铁376万吨,纯碱60万吨,化肥96万吨,木材开采21.2万立方米,水泥292万吨;铁路复线里程309公里,铁路电气化里程849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609万吨。
建筑业生产回升.1991年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新开工面积0.9亿平方米,增长26.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070元,提高2.1%。但经济效益仍无明显改善,亏损企业和亏损额较多。 地质普查勘探新发现矿产地231处,取得重大进展的勘查矿区138处,有50种矿产新增加探明储量。石油、天然气普查勘探工作在陕西、新疆及南海海域取得可喜的进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四、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全面回升,重点物资运输完成情况比较好,但交通运输建设仍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各种运输量完成如下:
1991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28007 亿吨公里 6.9
铁路 10972 亿吨公里 3.3
公路 3398 亿吨公里 7.2
水运 13000 亿吨公里 12.1
其中:远洋运输 8854 亿吨公里 10.3
空运 10 亿吨公里 24.4
管道 627 亿吨公里 持平
旅客周转量 6077 亿人公里 8.0
铁路 2827 亿人公里 8.2
公路 2778 亿人公里 6.0
水 171 亿人公里 3.6
空 301 亿人公里 30.4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50606 万吨 9.4
运输收入增加。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总收入比上年增长8.4%。但地方公路和水运企业亏损面有所增加,经济效益不好的局面仍然存在。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6.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特快专递、集邮等邮政业务的增长幅度都超过64%;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电信业务的增长幅度均超过一倍。国际及港澳通信业务明显增多。全国进入长话自动交换网的市、县达1046个,比上年增长17%。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容量为1008万门,占市话交换机总容量的97%;其中市话程控交换机容量560.9万门,比上年增长55%。
五、国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国内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扣除零售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消费品零售额8227亿元,增长13.5%;其中售予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879亿元,增长18.6%。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1171亿元,增长11.5%。
1991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712亿元,增长10.4%。
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全民所有制单位比上年增长13.9%;集体所有制单位增长7.6%,其中供销合作社增长6.7%;合营增长23.8%;个体增长18.1%;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18.8%。从各类消费品销售数量看,吃的商品稳定增长,与上年相比,粮食增长10%,食用植物油、猪肉、鲜蛋销量分别增长0.9-4.7%;穿的商品中棉布、针织内衣裤销量下降一成多,但各种服装销量增长7.1%;耐用消费品除录音机销量减少、电风扇持平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销量增长2.6-9.1%。
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全年商业部系统国营商业企业亏损0.73亿元,比上年减亏0.84亿元;供销合作社实现利润15.3亿元,比上年增加2.7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面由上年的27.9%下降到25.7%。
生产资料市场趋向活跃.1991年全国物资系统购进生产资料28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销售3129亿元,增长24.5%。
价格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1991年年初以来,国家先后有计划地提高了原油、成品油、钢材、生铁等基础产品和铁路货运的价格,提高了城镇居民定量供应的粮食和食用油销售价格,价格结构性调整的力度较大。但市场物价总水平仍然保持基本稳定。全年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9%;城乡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包括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比上年上涨3.4%,其中城镇上涨5.1%,农村上涨2.3%。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中城市物价涨幅较大,全年35个大中城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比上年上涨8%。
各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情况如下:
1991年 其中:城镇12月比
比上年上涨% 上年同月上涨%
居民生活费用 3.4 6.3
1.食品类 3.3 8.2
粮食 8.6 35.0
肉禽蛋 -2.3 -1.0
其中:猪肉 -1.4 4.1
鲜菜 6.1 4.6
水产 1.5 4.3
烟酒茶 0.8 4.5
糕点 6.3 5.7
2.衣着类 4.1 4.2
3.日用品类 1.5 1.7
4.药及医疗用品类 3.4 6.2
5,燃料类 15.6 12.3
6.农业生产资料类 2.9 3.6
7.服务项目 8.7 9.5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进出口全面增长。据海关统计,1991年出口总额719亿美元,增长15.8%,其中“三资”企业出口额120.5亿美元,增长54.2%;进口总额638亿美元,增长19.5%。扣除不收付外汇的进出口货物,出大于进124.5亿美元。外贸实行自负盈亏体制,促进了出口结构的调整,提高了经济效益。国际收支状况继续好转。
利用外资稳步增长.1991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金额1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6%;实际使用外资113亿美元,增长9.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金额111亿美元,实际投资40亿美元,分别增长67.6%和13.8%。
随着投资环境改善和开放地区扩大,“三资”企业增加较多。截至1991年末,在我国注册的“三资”企业37215个;注册资金460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262亿美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又有新进展.1991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完成营业额20亿美元,增长7%。
国际旅游业发展较快.1991年到我国旅游、访问以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国际旅游者达33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5%;旅游外汇收入28.4亿美元,增长28.3%。
七、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3000项;获国家奖励的成果95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53项,国家发明奖20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02项。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50040件,授权专利2461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0.7%和9%。
1991年全国重大科技成果主要有:秦山核电站建成发电,标志我国和平利用核能取得重大突破;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及光束线实验站全部通过验收,已建成的5条同步辐射光束线和5个实验站的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水平;高产多抗性玉米杂交种――沈单7号增产效果明显;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填补了国内空白;KM4太阳模拟器研制成功,其主要性能技术指标赶上了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报关自动化系统工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1991年,全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等单位用于科技的经费支出为409亿元,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的经费14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72%。
科技队伍进一步扩大.1991年末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12.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6%。全国县级以上全民所有制独立研究开发机构5466个,高等院校办245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952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0.2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49.1万人。
国家推行的各项科技计划成效显著.1991年,“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已批准可行性报告145个,签定专题合同2245个,国家拨款6.5亿元,其中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实现了热电联供,中宽度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等项目已取得可喜成果。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共批准了1224个研究课题,国家拨款3.9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项目3495项,资助金额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49%和25.3%。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1991年新建成16个重点实验室。火炬计划共安排国家级项目301项,当年完成投资额13亿元。到1991年末我国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7个。国家直接支持的重点开发项目470项,当年完成投资6亿元。星火计划项目新增8200项,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35万人。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结合日趋紧密.1991年有6582个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了对口交流,共向企业转让了4965项科技成果,并设立了4864个联合研究开发项目。
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组织万元投资以上技术开发项目45862个,比上年增长16.3%;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近10%。
1991年,全国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3100个,其中国家级检测中心229个,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7.5%。全年制定、修订各类国家标准1122个。全国共建立了超短波天气警报服务系统发射台1621个,接收用户62608个,分别比上年增长62.1%和56.5%;有人值守的各类地震台站929个,各类地震测报网点5224个,分别比上年增长6.5%和24.8%;在971个海洋监测站点获得1131.7万个海洋数据;测绘部门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图32531幅,公开出版地图545种。
技术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0.7万份,成交金额9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1%和25.4%。
群众性科技活动活跃。全国共有厂矿科协8300个,会员184万人;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9.6万个,会员307万人。
八、教育、文化
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基本稳定,专业结构继续改善.1991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万人,与上年持平;在学研究生8.8万人,比上年下降5.4%。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62万人,比上年增长1.8%;在校学生204.4万人,比上年略有减少.1991年全国有320个长线专业点暂停招生,工科、医药、财经招生比例上升。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稳步发展.1991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633.2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142.2万人), 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1356万人的46.7%。
普及义务教育又有新的进展.1991年全国初中在校学生3960.7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2164万人.7-11周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77.7%,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降到5.38%和2.35%,是建国以来的最低点。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
成人学历教育调整取得进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蓬勃发展.199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44.7万人,在校学生140.3万人,比上年下降15.8%;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68万人,增长5.8%;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学生3165.7万人,增长1.5倍;成人中、小学在校学生853.6万人。全年共扫除文盲548.3万人。
1991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774个,文化馆2977个,公共图书馆2536个,博物馆1097个,档案馆3579个,广播电台72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03座,电视台54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974座,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4.1万个.1991年生产电影故事片130部,发行各种新片(长片)189.5部,有16部(次)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全年出版175.1亿份,各类杂志出版20.8亿册,图书出版62亿册(张)。
九、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91年末全国医院共有病床268.9万张,比上年末增长2.5%。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98.5万人,比上年增长2.2%;其中医生178万人(含中、西医师131.1万人),增长0.9%;护师、护士101.2万人,增长3.8%。
体育事业取得明显的成绩;全年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共获奖牌182块;86名运动员获得93个世界冠军,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有25人1队50次创造31项世界记录,34人9队64次创造49项亚洲记录,123人30队212次创造127项全国纪录。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迅速,近70%的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80%的学生达到合格标准。
十、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增加。据抽样调查,199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1570元,比上年增长13.2%,扣除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0元,比上年增长3.5%;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2%。
城镇就业继续增加.1991年全国城镇安置待业人员430万人。年末全国职工人数为143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8万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职工达1535万人,增加163万人。年末城镇个体劳动者704万人,增加33万人。
1991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3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职工平均货币工资2365元,扣除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1%。
城乡储蓄大幅度增加.1991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91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76亿元,增长29.5%。
城乡居住条件又有改善.1991年城镇新建住宅1.1亿平方米,农村新建住宅7.2亿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1991年全国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81.2万张,收养63.4万人.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达4869万人次。全国已有26.3%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9万个。
环境保护事业有较大发展.1991年末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共有7.1万人,环境监测站219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1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6574个,总投资17.4亿元。到1991年末全国共在351个城市中建成了2199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8897平方公里;在216个城市中建成了1098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1803平方公里。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1年各类财产险承保总额28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国有50.8万户企业参加了企业财产保险,10070万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有23370万人参加了人身保险。保险公司共处理国内财产险赔案337.8万件,支付赔款76.5亿元,为1190万人支付人身保险赔款33.5亿元。
十一、人口
根据1991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人口出生率19.68‰,死亡率6.70‰,自然增长率12.98‰。据推算,1991年末全国总人口1158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90万人。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初步统计数。
(2)各项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各项指标对比的基期数均为《中国统计年鉴》发表的年度统计数
(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中的自产自用产品价格过去按国家牌价计算的。现按合同定购综合平均价计算,1990年按新方法计算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8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