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西藏改革开放30周年 > 新闻
 

30年激情跨越 珠峰脚下铸辉煌

改革开放30年日喀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发布时间:2008-12-25  来源:西藏日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扎顿 扎西次仁
 
 

  从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30年来,日喀则地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对口支援省(市)、企业的无私援助下,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辉煌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尤其是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日喀则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喀则地区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总体经济运行良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渐趋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局势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为二十一世纪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以前,日喀则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经济运行波动较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日喀则地区抓住加快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鼓励性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使全地区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纵观历史数据,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1.84亿元,到2007年已达到58.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20倍以上,年均递增11.2%。其中: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15亿元提高到16.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16亿元提高到14.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53亿元提高到28.43亿元。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为8698.78元,比1978年的432元,增长了19.1倍,年均增长10.9%。2007年,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19413万元,比1978年的7590万元增长了67.43倍,年均增长15.69%。

  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结构也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8:9:1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接近80%,经济增长主要靠农业来拉动。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坚持实施资源转化、科教兴地和支柱带动战略,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放手发展第三产业,走固农、强工、兴商的道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变了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24:48,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型调整为“三、一、二”型,经济构架表现出生产与消费两轮驱动,产业结构转入产业内部升级调整阶段,实现了质的飞跃。2007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15.4%和77.2%,第二、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农牧区经济稳步发展 特色产业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通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日喀则地区农牧业劳动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牧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农牧区改革围绕着提高农牧业生产能力、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全面铺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2007年全地区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76433.33公顷提高到85346.67公顷,增长了11.66%,年均递增0.38%。2007年,全地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2.2亿元,比1978年的1.24亿元,增长了2.14倍,年均递增4.03%。

  主要农牧产品产量成倍增加。2007年粮食产量34.6万吨,比1978年的16.12万吨,增长了1.15倍,年均递增2.67%;奶类产量7.27万吨,比1978年的1.75万吨,增长了3.15倍,年均递增5.03%;肉类产量达3.09万吨,比1978年的0.72万吨,增长了3.28倍,年均递增5.14%;绵羊毛产量2101.7吨,比1978年的1712.8吨,增长了22.71%,年均递增0.71%。农畜产品的极大丰富,不但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彻底改变农牧民的食物结构。

  不断优化农牧业品种结构,农、林、牧、渔和服务业结构得到极大程度的调整。2007年各类牲畜存栏586.12万头,比1978年的531.94万头,增加了54.18万头,增长10.19%,年均递增0.34%。通过大力造林育林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高了林业工作科技含量,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治理步伐,森林面积逐渐增长。造林面积由1978年的529.07公顷提高到2007年的3037.65公顷,增长了4.74倍,年均递增6.21%。

  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阳光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具有潜力的产业,通过发挥优势产品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目前,形成白朗绿色蔬菜、南木林优质土豆种植以及岗巴绵羊、霍尔巴羊、帕里牦牛繁育基地,种植养畜业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与1978年相比,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食物消费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和改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26.48元增加到2533.64元,增长了19.03倍,年均递增10.89%。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主导作用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日喀则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主要是以手工作坊为主。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重点项目和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向西藏倾斜,全地区狠抓以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为中心的企业配套改革,企业内部逐步推进了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三项制度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近年来,地区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走面向市场,立足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之路,使地区工业的投资热点明显增多。2007年,地区工业总产值45790万元,比1978年的873.93万元,增加44916.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3.39倍,年均递增9.63%。

  工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加。2007年发电量20869.29万度,比1978年的349.34万度,增长58.74倍,年均增长15.15%。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水泥产业、电力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业、食品制造业和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也成为工业产业的支柱。目前,地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个,总资产73707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4.7%。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复苏,乡镇企业在传统的民族手工业和农村社队企业、家庭副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由低层次逐步向规范经营转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乡镇企业产值 51100万元,比2000年增加了5.52倍。多种经营收入91000万元,比1994年的7531.85万元,增长11.08倍,年平均增长21.13%。同时,民族手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围绕“特色”目标,地区引导城镇民族手工企业闯市场,千方百计支持发展民族手工业,使民族手工业产品朝“新、特、奇”方向发展。现在许多精美的工艺品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并且远销内地各大城市及国外。

  固定投资规模扩大 基础建设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30年,日喀则地区的投资需求大幅增长,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使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连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投资额从几亿元上升到几十亿元,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亿元关,达1.31亿元;2003年超过10亿元; “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达115.22亿元,年平均增长39.15%。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1亿元,比1978年的0.3亿元增长152.6倍,年平均增18.96%。

  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基础产业有所发展,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山东大厦、上海广场、扎寺文化广场、福地百货大楼、神湖酒店、乌孜饭店在日喀则市区拔地而起,科技路、青岛路、上海路、山东路、黑龙江路、雪强路、喜格孜步行街及地区体育场的胜利竣工,使昔日尘土飞扬的日喀则摇身一变,成为功能体系比较完善的现代新城。

  在做好城市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地区电力、能源建设步伐逐渐加快,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年楚河治理工程、定结荣孔电站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地区能源基础设施条件和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另外,以群众自办为主,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了引水灌溉、人畜饮水、小型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群众多年来靠天吃饭的历史,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架起了新的桥梁。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日喀则地区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日喀则为中心,通往拉萨、山南、阿里、邻国尼泊尔、印度以及十八个县市和以国道318、219为主干线,以日亚(S204)、曲江(S307)、羊大(S304)主要省道为干线,以边防公路、县乡公路为基础的纵横全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2007年,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12813公里,比1978年增加1.37倍,年均增长3.03%。2007年,地区全社会货运量110.8万吨,比1978年的6.8万吨增长了15.36倍,年均增长10.12%。

  流通方式不断创新 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作为西藏边境线最长的地区,日喀则地区拥有1507公里的边境线,与印度、不丹、尼泊尔接壤,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和南亚诸国重要的陆路通商通道。改革开放后,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地区大力发展外贸市场基础设施,形成了以亚东帕里镇、定结日屋镇和樟木镇等23个边境互市贸易点,边贸已经成为发展地方经济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比1978年的1.2亿元增长15.74倍,年平均增长10.2%。

  目前,全地区拥有远洋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2家(地区外贸公司和刚坚公司),拥有边贸经营权的企业4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3家。共有各类外贸企业7家,包括国有、集体、私营和股份制四种类型。同时,地区民间边境互市贸易也同边境小额贸易和远洋贸易一样,得到迅猛健康发展。边境互市贸易的商品除了传统的粮食、盐巴、活畜等外,还有各种日用品、轻工品、小型机电品、草药材、纺织品、建筑建材等。贸易方式除延续以货易货外,货币贸易量也不断增大。2007年,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7亿元,比1988年的0.1亿元增长了42.39倍,年均增长21.95%。其中: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为2.8亿元和0.9亿元,比1988年分别增长了35.16倍和112.91倍,年均分别递增20.79%和28.3%。

  旅游业呈“井喷式”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第四次西藏工座谈会以来,日喀则地区提出“旅游富民、旅游强地”的新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旅游的投资力度,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旅游“食、住、行、娱、游、购”六大要素基本具备,档次不断提高。在近几年,地区旅游业在项目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珠峰有氧恒温接待室”、旅游培训中心项目、日喀则饭店和上海广场的改扩建、喜格孜民俗风情园、雅江庄园、聂拉木县夏尔巴民俗村等,一大批旅游基础设施及项目的立项建设,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旅游资源的投资开发和配套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现在已形成了“珠峰之旅”、“红河谷之旅”、“雅江之旅”三条旅游黄金线。2007年,全地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80.29万人次,比1988年的2.08万人次增长37.6倍,年均增长21.2%;实现旅游收入47373万元,比1988年516.1万元增长90.79倍,年均增长26.85%。

  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群众生活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日喀则地区逐步加大对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整体投入,使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少有所学,壮有所劳,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社会发展局面初步形成。

  2007年底,全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3所,比1978年的119所增长了2倍以上,在校生243389人,比1978年的12513人增长230876人,增长近20倍。目前,全地区已经形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网络。同时,民营等多种经济成份的办学方式也悄然兴起,使教育事业步入建康发展的快车道。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30年来,科技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目前,地区科技研究开发所及推广机构研究项目覆盖了农业、工业、交通、水利、建筑、气象、通信、教育等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藏汉结合的科技队伍。截至2007年,全地区荣获农业科技成果奖有省部级以上奖5项、自治区级奖19项、地区级奖20项。科研成果在全地区的推广率达90%以上,其中应用规模大、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明显的科研成果达50%以上。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成就辉煌。目前,全地区有民族艺术团1个,群众艺术馆1个,民间艺术团2个,业余文艺宣传队16个;建成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17个,乡镇文化站也处于建设过程中;文化经营场所(摊点)700多家,文化娱乐项目已达17种,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种类的文化市场。2007年地区有线电视系统用户24287户,广播覆盖率为89.56%,比1978年的17%,增长72.56倍。电视覆盖率达 86.98%。

  邮电通信事业迅猛发展。到目前,全地区的邮电事业已经发展成为连接18个县(市)、一个口岸,辐射广大农牧区、通往拉萨和全国各地的现代通讯网,解决了长期以来各种长途通信困难、通话音质差和设备陈旧等问题,实现了县县通电话的目标。2007年,全地区邮电业务总量2429.16万元,比1978年的58.3万元增长40.67倍,年均增长13.72%;固定电话用户35418户,比1988年的1306户增加26.12倍,年均增长18.97%;移动电话用户50168户,比2000年的7851户增加5.39倍,年均增长30.34%。

  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如今,全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藏、中、西医结合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传统的藏医得到继承和发扬,现代藏药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2007年地区各类卫生机构243个,比1978年的153个增长58.82%;卫生机构床位1740张,比1978年的483张增长2.6倍,年均增长4.52%;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83人比1978年的918人,增长83.33%,年均增长2.11%。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由解放前的36岁提高到目前的67岁。同时,国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并对西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免费医疗制度,极大改善和提高了医疗设施、设备和服务水平。作为传统医学的藏医药也得到长足发展,地区藏医院的成立、聂拉木藏药厂的开办都标志着藏医药的发展开始新的征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连续上几个大的台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明显变化。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99.33元,比2002年的6590元增长了57.8%,年平均递增9.55%。2007年,农牧民人均食品消费现金支出达1382.64元,比2005年增加772.85元,增长1.27倍。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多少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2007年底,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62.01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7.09平方米。

  改革开放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30年来,日喀则地区各族人民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对口支援省(市)、企业的无私援助下,经过不懈的努力,铸就了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党的十七大已经做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宏大的历史工程,也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是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日喀则地区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推进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能超则超,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征程,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根据日喀则地区“十一五”规划目标,日喀则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本着“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工业经济质量,推动轻重工业健康协调发展,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支撑体系;坚持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坚持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坚持以交通、水利、信息为重点,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城镇化步伐;坚持抓好资源整合,统筹经济协调发展,注重对经济建设的规划工作,提高项目建设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统筹经济的协调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坚持着力改善民生问题,努力构建和谐日喀则。相信,不久的将来,日喀则地区必将以一座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日喀则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美好。

 

(责编:晶晶)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合作加盟  |   频道导航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Information Center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