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西藏改革开放30周年 > 30年巨变 > 文化教育
 

中国政府大力保护西藏民间文化遗存

发布时间:2008-10-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德吉 边巴次仁
 
 

  今年64岁的旦达老人一直生活在拉萨城郊的觉木隆村,作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民间艺人,前不久他第一次来到了首都北京,接受了国家文化部的命名和证书。

  旦达说,他从没想过自己能去北京,能亲眼看到天安门广场,心情异常激动。作为拉萨市觉木隆藏戏的传承人,他说:“国家如此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将觉木隆藏戏发扬光大!”

  国家文化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西藏共有31名传承人入选国家级名录。同时,西藏已有37项61个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藏的藏戏、唐卡、格萨尔、雪顿节等15项24个点入选;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西藏的囊玛、拉孜堆谐、藏族天文历算等19项28个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都嘎玛嘎赤画派、藏医药浴疗法等3项9个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长久以来,祖祖辈辈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西藏人民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美术、民俗活动等。然而这些民间艺术大都以群众或民间艺人的口头传唱方式流传下来,“人走艺亡”的情况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西藏成立了专门的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机构,对西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全面普查,将流传于民间的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民歌、谚语、故事等文学艺术资料搜集起来,加以整理、研究,先后采录整理藏汉文资料3000多万字,发表有关藏族传统文化的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发行文艺研究专著30多部。

  作为古代藏族人民创作的英雄史诗,《格萨尔》以其卷帙浩繁、场面壮阔、结构宏伟、诗文绚丽、内涵丰富而享誉世界,被认为是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的抢救与整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格萨尔》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格萨尔说唱艺人140多名,有关机构正在为他们录音,其中西藏的桑珠艺人《格萨尔王传》系列说唱本已经整理并公开出版了30部,在未来3到5年内,将出齐45部。从头到尾由一个艺人比较完整地独家说唱《格萨尔王传》将填补一项历史空白。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在日前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说,近年来,国家文化部先后为西藏解决了400余万元的保护经费,专项用于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保护工作,为西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与此同时,根据国家关于“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的要求,目前,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达到了121项,林芝地区已命名了4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藏宝贵的民间文化遗存得到了政府的专项资助和保护。(责编:晶晶)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合作加盟  |   频道导航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Information Center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