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次仁卓玛与仓姆觉在“德斯岗夏尔巴商店”为顾客挑选商品。王绪彬摄
30年改革开放,30年艰辛探索。30年前,高原大地和全国一样掀起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洪流。洪流“洗礼”下的西藏,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建设硕果累累,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30年持续发展,30年喜悦收获。30年来,西藏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古城拉萨到边境一线,从藏东到藏北,对外开放的潮流势不可挡,成就非凡。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本报派出若干组记者奔赴全区沿边各县,行程几万公里,采写了大批稿件。本报从今日起开辟《雪域边线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刊,全方位展示30年来雪域高原这片开放的热土上诞生的一个个奇迹,通过还原西藏30年来的人和事,来记录西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通过报道西藏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凡成就,来展示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从默默无闻的“喜马拉雅背夫”,到精明的边贸商人;从父母偷偷决定儿女终身的“抢婚”,到阳光下的自由恋爱;从简陋粗劣的席棚木板房,到几层楼的“豪宅”和商铺;从整日里为吃穿发愁,到温饱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短短的30年间,古老的夏尔巴人,经历了几百年、上千年所不曾有过的巨大转变。
日前,本报“雪域边线行”采访组来到了聂拉木县的樟木镇,走访了世代居住在古镇上的桑姆一家三代女性,听她们讲述自己的难忘经历,见证改革开放30年来,夏尔巴人从生活到观念上的沧桑巨变。
从“喜马拉雅背夫”到“外贸老板”
夏尔巴人,藏语的意思是“来自东方的人”。我国境内的夏尔巴人,主要分布在聂拉木县的樟木镇和定结县的陈塘镇,居住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坡沟谷中,人口不过2000多人。
长年生活在高山深壑地带,山路崎岖难行,一切物资都要人力背驮。因此,夏尔巴人素来以“喜马拉雅山上的背夫”著称。他们的背负方式独特:用一根绳子把货物捆好,留出一个绳套。背负时,将绳套顶在额头,重物附在后背。这种背负方式,是喜马拉雅山特殊的地理形势,给夏尔巴人带来的血泪经验。山路险峻,攀爬悬崖,如果将重物挎在双肩,一旦失足,人货俱损。用额头顶负重物,发生危险时,还可以弃货保人。
但是,这种顶负重物的方式,背夫要使劲地低头躬背,极尽艰辛。樟木镇的夏尔巴妇女桑姆,当年就是用这种艰难的姿势,开始了她的“边贸”生涯。
樟木镇位于中尼边境,目前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开放口岸。然而1966年“开放”,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樟木口岸的全年贸易总量只有2800元人民币!长年靠边境背运和交换物品维持生计的夏尔巴人,弯腰躬背,却没有背来富裕。
“天天野菜,能吃上土豆和苞米面就高兴的不得了;打着赤脚走路,能有双胶鞋,就会欢天喜地。”如今在樟木镇建起了商业门面、一年收益就有十几万元的桑姆的弟弟边巴,回忆起那时的生活场景,一个劲儿地摇头。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樟木镇鼓励边境群众开展边境小额贸易。1983年,不甘贫穷的桑姆,向别人以年利息5%贷了5000元,从尼泊尔那里买进香水、首饰、家电等,背到能搭上去拉萨的大车的地方,坐在大车顶上,顶风冒雪,在路况极差的土路上颠簸长达一周的时间,将货物运到拉萨。再用卖来的钱,从拉萨采购羊毛、藏药等,长途跋涉运回樟木,背运到尼泊尔销售。
1984年,桑姆用背贩货物攒下的钱,在樟木镇开了第一家饭馆。看着政策优惠,政府支持,中尼公路越修越好,她又扩大规模,投资80多万元,在位于中尼公路边的德斯岗居委会,修建了一座两层18间的商业楼;1997年,已经是“大老板”的桑姆,又投资250万元,在樟木镇居委会建成了一个集仓储、住宿和饮食为一体、式样现代的6层“小洋楼”。
如今走进位于“小洋楼”三层的桑姆家,中式客厅、藏式客厅和卧室、厨房等,装修豪华,现代家具、电器一应俱全。据聂拉木县委宣传部部长次仁普确介绍,樟木镇的夏尔巴人有80%在做生意,去年樟木镇人均纯收入已达7090元。昔日低头躬背、生活贫困的夏尔巴人,现在许多都变成了边境贸易区的“老板”。
从“抢婚”到“绝对自由恋爱”
樟木镇位于珠穆朗玛峰西侧,建在半山腰,中尼公路穿城而过。主管出入境事务的边防检查站就设在镇子一头的公路旁。过了边检站,盖上边检章,就意味着已经出国。不过,比较奇特的是,这里是“出国没出境”。因为从边检站下山到中尼边境线上的友谊桥,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从边检站出来,街道两侧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免税商店,形成了一个“经济特区”。那里的商店老板,多数都是夏尔巴人。
桑姆的女儿次仁卓玛,就是一家名叫“德斯岗夏尔巴商店”的女主人。我们来到店里的时候,她正在忙碌地帮游客挑选商品,一旁有个年轻的女孩在帮她照顾客人。这个名叫仓姆觉的女孩,是卓玛表哥的女儿,算是桑姆家的第三代女性。
与桑姆谈起她的这个宝贝女儿卓玛,她总有一丝愧疚的神情掠过脸庞。卓玛17岁那年,桑姆让她到附近立新村一户有个男孩子的人家里,说是有糌粑放在那儿,要取回来。她到了那里以后,才知自己已经嫁人了!那时的桑姆,完全是按照夏尔巴人的“抢婚”习俗,在女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双方父母就把儿女的终身大事给定了。
“抢婚”是夏尔巴人的一种独特的习俗,沿续了几百年。男方请别人到女方父母家求亲,只要女方父母同意,哪怕是女方本人不同意,男方也可以把她抢走。有的女孩子则像卓玛一样,“误入”男方家中,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嫁了出去。如果不喜欢男方怎么办?只有逃亡一途,往往造成悲剧。
虽然现在卓玛感到自己的婚姻“很幸福”,但是桑姆的想法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那时不该不问她的想法。这是传统中不好的东西,应该抛弃。”桑姆告诉我们,“现在夏尔巴人中的老人都有这种意识了:法律不允许包办,老人也不该干预儿女的终身大事。”
问到仓姆觉将来是不是也要像自己一样被“抢婚”,卓玛大摇其头:“这怎么可以?她肯定不同意,我也不会同意让她那样!”而言语不多的仓姆觉,则对“抢婚”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卓玛告诉我们:现在经济发展了,镇上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生意和工作,见的人多,懂的事情多,不可能听父母的摆布。
从“席棚木板房”到“画中新居”
站在中尼边境的友谊桥上,眺望峭立在半山腰上的樟木镇,在蓝天白云之下、密密绿林丛中,鳞次栉比的新式楼房,宛如镶嵌在绿色挂毯上的一幅壮美的壁画。正所谓“路在云中行,人居仙境中”。
“我小时候,满街都是木板房,有的还是席棚子。”今年35岁的卓玛,见证了樟木镇近30年来的变迁,“这几十年发展快,先是木板房变成了石头房,然后是红砖房,现在是水泥楼房。”
夏尔巴尔人原来住在深山密林中,“标志性”住房是简易木房,放牧时就住到临时搭成的席棚中。条件稍好的人家,房屋盖成二层的,屋顶是人字形,覆盖着用木板劈成薄片或是石板的“鱼鳞瓦”。“二层楼”上面住人,下面却是牛羊圈。实际上最好的住房也不过是“木棍当梁、泥巴当墙、石片当顶、草席当门”。室内陈设简单,厨具摆放在屋子中间,支架做饭,席地就食。
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夏尔巴人像桑姆一样,做边贸生意富了起来,加上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等的扶持措施,樟木镇的夏尔巴人多数走出深山密林,整体搬迁到了水、电、交通都很方便的樟木镇中尼公路两侧,建起了经商、居住两相宜的新式楼房或红砖蓝瓦的小康新居。
我们正聊天时,只见仓姆觉走到旁边一幢楼房的铁门前,从里面取出了不少货物,搬到这边的柜台上。原来,她们的商店还有专门的库房!卓玛给我们介绍,现在夏尔巴人的住房,已经不止是解决自己住得是否宽畅的问题了,多数是一层居住,一层拿来做生意。桑姆自家的6层楼房,下面有酒家、有商店、有旅社,一年租金就有几十万。据樟木镇当地领导介绍:“有的夏尔巴人生意做大了,在拉萨、成都都买了楼房,甚至购置了别墅。”
不仅是住的方面有了根本变化,吃、穿、行都今非昔比。樟木镇的夏尔巴人几乎家家都有汽车,方便到尼泊尔或拉萨等地进货或者外出旅行。桑姆就曾与家人一起乘飞机到成都、上海等地游玩,还“顺便”跑到浙江义乌去“进了点货”!
从“苦中作乐”到“保护文化遗产”
夏尔巴人富了,吃穿住行都不愁,但是桑姆却有一件新的让她发愁的事。
这些年,她看到仓姆觉这样的年轻人,喜欢听流行歌曲、跳现代舞蹈,便很怀念自己年轻时候跳的夏尔巴传统歌舞。
“我14岁时就开始跳,30岁的时候,就想把大家组织起来。但那时肚子都填不饱,逢到节庆喜事跳一跳,只是苦中作乐。哪有条件组织大家专门学习跳舞?”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的桑姆,代表着2000多人口的夏尔巴人,觉得自己责无旁贷,“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有责任把夏尔巴人的好传统继承下来。”
夏尔巴人的传统舞蹈一种叫“羌姆”、一种叫“果谐”。这实际上是流行于日喀则地区的民间舞蹈的名称,但是夏尔巴人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舞蹈动作,音乐曲调悠扬而文雅,舞步由慢到快,富有南亚风格。尤其是夏尔巴人的服装有自己的特色,男子是羊毛织成的白色短袖外套,沿边镶着一圈黑色羊毛,叫作“普都”;女性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袖衫,下身围一条花筒裙,外罩一件白羊毛坎肩,叫作“帕多”。“普都”和“帕多”制作工艺复杂,要用脚反复踩实,这样才可以不漏水,有避雨作用。穿着身上舞动起来,更能体现出喜马拉雅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风格。
为了组织她的“民间舞蹈队”,桑姆专门准备了一件新“帕多”,穿上给我们看。从2005年起,桑姆就不再忙她的生意了,她专门收集有关的曲调、歌词,忙着到处录音、录像,还组织人到日喀则地区的“珠峰文化旅游节”去表演,并把夏尔巴人的歌舞艺术,向自治区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她一直忧心仓姆觉这些年轻人日子好了,可玩的东西多了,不会跳“夏尔巴舞”,也不爱参加。不过,现在她的眉头稍稍松了一些。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随着樟木口岸游客的增多,不少夏尔巴人正准备兴建一批新的宾馆,专门为游客表演夏尔巴人歌舞,既让游客了解夏尔巴人的文化,也让更多年轻的夏尔巴人继承自己的独特传统。
经历了30年巨变的夏尔巴人,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展现夏尔巴人的风采!(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