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只见一堆堆金黄的青稞麦穗、一片片金色的油菜,为后藏大地带来无限收获的喜悦;村舍农场,一群群羽丰肉肥的藏鸡、一头头体壮膘肥的黄牛,为万户千家带来了殷实的收入;城镇乡村,一张张朴实憨厚的笑脸,洋溢的是农牧民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幸福……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无声地叙说着日喀则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喜人成绩:2004以来,日喀则地区实施了优质青稞生产基地、日喀则马铃薯生产基地,白朗、拉孜县蔬菜生产基地等特色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28718.1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为12895.59万元。截至目前,项目累计涉及农户45463户、27万多人,通过项目建设带动项目区平均人均增收650元。
特色农牧业,在后藏大地,正逐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特色农牧业,用产业开发的理念搞活农牧区特色经济,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农牧民增收。”日喀则地区农牧局党组书记达娃占堆,用三句话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日喀则特色农牧业发展思路。
达娃占堆介绍说,面对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日喀则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高度重视农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把特色产业项目的建设,作为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在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上,更是紧紧抓住中央对西藏的各项优惠政策,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根据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产品为核心,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特色农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经济持续增长。
2004年以来,该地区在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单产的基础上推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了新品种的引种与推广力度。喜马拉雅19号、藏青320等优质青稞、小麦、油菜良种推广面积达到90.16万亩。粮、经、饲比例逐年优化,全地区粮经饲三元种植比例调整到60∶26∶14。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和紫花苜蓿、煎舌豌豆、饲料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畜牧业结构调整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产效益并重,突出草场的建设与保护,狠抓畜种优化和牲畜出栏。成功引进波尔山羊、小尾寒羊、陕北绒山羊和无角道塞特绵羊等品种。同时,充分发挥种植业优势,坚持农牧结合,做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来发展农区畜牧业。城郊畜牧业围绕特色养殖,大力开展家禽家畜饲养。日喀则市年木、甲措雄、聂日雄乡发展养鸡养鸭,江孜、白朗大力发展养猪业都呈现良好势头。
截至目前,“以年河三县市为中心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以南木林为中心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以白朗、拉孜为中心的蔬菜生产基地、以江孜为中心的大蒜生产基地、以岗巴为中心的藏系绵羊生产繁育基地、以仲巴、昂仁、萨嘎为中心的白绒山羊生产基地、以帕里、桑桑及年河三县市为中心的牦牛产品生产及奶业生产基地、以日喀则市为中心的家禽养殖基地、以日喀则、拉孜、仲巴等为中心的牲畜短期育肥及活羊出口基地、以亚东、定结、聂拉木、吉隆为中心的林下资源开发基地等十大农牧业特色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其农牧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特色孕育生机,特色孕育希望。在这些数据面前,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一批批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项目,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必将有力地推动日喀则地区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责编: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