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在一般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相一致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同步发展的。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特殊的例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济落后的地区或民族,在文化上可以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形成强烈反差;反过来,文化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
藏族社会就曾出现了这种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相称、不是平衡发展的状态。解放前的旧西藏,长期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民大众、主要是农牧民群众过着极其贫穷悲惨的生活,在某些方面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
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政治制度黑暗腐朽、生产力十分低下、广大农牧民十分贫穷的社会,藏族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辉煌、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有人将她称作“雪域文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讲,也无不可。
这种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不但在国内各民族当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学术文化领域为我们伟大祖国赢得了荣誉。
三
一说到“藏族文化”,一般人就将她等同于宗教文化,等同于藏传佛教,再加上一点藏戏和歌舞来点缀,用以表明藏族社会是“歌舞的海洋”,认为这就是“藏族文化”的全部。在实行对外开放、开展旅游活动之后,有一种说法: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仿佛到了西藏,处除了寺院,几乎没有别的东西可看;藏族人民也没有别的东西可展示。
实际上,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是一种很表像、很肤浅的认识。也是我们的文化工作不到位,文化产业开发不充分的一个表现。藏传佛教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很深邃的哲学思辩,是藏族文化的一个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瑰宝。这是毫无疑义的。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藏族文化就是宗教文化,就是藏传佛教。我认为,就藏族文化的结构来说,从纵向上看,大体经历了自然崇拜、苯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从横向上看,藏族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三足鼎立,三元汇合。即由领主贵族文化、僧侣文化和民间文化三部分融汇而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既互相独立、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吸收,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雪域文化。
比之僧侣贵族文化和藏传佛教,藏族的民间文化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内容要丰富得多,生命力要顽强得多,发展前景要广阔得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全民族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宗教文化、包括藏传佛教的影响会逐渐减弱,而藏族民间文化却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
四
在西藏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认真保护、努力弘扬和积极发展藏族文化,开发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975年夏天,在拉萨召开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五省、区藏文出版工作会议时,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天宝与部分参会人员谈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天宝说:现在有的同志特别重视发展经济,而且提出“填补空白”这样一个思路。天宝说:发展经济当然是对的,但强调到过分程度,不重视发展民族文化,我看值得考虑。现在拉萨在搞糖厂、玻璃厂、皮革厂、水泥厂,等等。说旧西藏连一颗螺丝钉也不能生产,现在能生产白糖、玻璃杯、皮靴等等,填补了空白。这样讲,有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我看没有多少经济效益,没有多少实际的好处。我在四川当过副省长,内江一个小糖厂一个月生产的糖,就比我们拉萨糖厂全年的产量要高得多。
天宝说:如果很好地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手工业,那成本低,效益好,群众也有实际的收入。
天宝这话是33年前讲的,那时还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藏族文化被当作“四旧”遭到扫荡;知识分子被斥为“臭老九”,受到歧视;林彪、“四人帮”散布的“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还盛行一时,当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现在看来,这些见解,是很有前瞻性、超前意识,是很有远见,也很有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的经验证明:充分发掘藏族文化丰富的内涵,发挥藏族文化多样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里增加收入,提高和改善群众生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全民参与,有利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开展健康的、文明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实现藏族社会的安定团结,进而达到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