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 > 分组讨论 > 社会经济组
1991~2007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测度和演化研究
作者:许建生   发布时间:2008-10-14 15:28:00   来源:中国藏学网

  自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在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彻底告别了封闭的庄园制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迈进。2007年底,西藏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342.19亿元,人均GDP达到12,109元,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16.0%,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8%和55.2%。但是,迄今为止西藏仍然是我国最不发达的省区之一,其地处“世界屋脊”,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农牧业和生态环境脆弱,科技教育落后,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不仅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经济结构扭曲失衡。

  一、西藏的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

  发现并提出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孙勇对西藏经济研究的一大理论贡献,由此找到了西藏发展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但是,距离该理论的提出已有十九年时间(当时只研究到1989年的经济数据),目前西藏的二元经济结构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呢?与我国一般水平比较,其非典型性是否仍然显著呢?基于此,本文在孙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1991~2007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测度和演化趋势分析。

  二、西藏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

  一般地,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程度的指标通常有三个,即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以及二元反差指数。

  三、西藏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趋势分析

  根据1991~2007西藏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对照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对西藏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趋势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总的来看,在1991~2007年间,西藏的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经历了一个由加强到稳定的过程,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依然显著。

  第二、西藏独特的自然、人文和历史环境,决定了其经济结构的特殊性。

  第三,西藏的三大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方式特殊。

  第四、西藏二元经济结构的非典型性总体趋于减弱,但仍保持很强的“绝缘性”。

  四、结论与建议

  加快西藏的小城镇化建设。

  重视西藏城乡差距对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
  大力发展西藏教育事业。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经济更加开放的大格局下,以封闭为主要特征的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消解与演化乃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事实上,从1991年以来,西藏现代工业部门产值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说明:一个比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更高的现代部门的出现已经在冲击旧有的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从而促使其消解与演化。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看,经济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非典型性向典型性结构的阶段式演化是不可改变的,尽管缩短各阶段演化的时间则是可行的。而从西藏历史和现实状况出发,西藏经济结构演化的途径应是: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典型)

  二元经济结构→现代经济一元结构,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责编:B/S-DIY)

前方记者:吴清兰 顾钰 魏毅    责编:郭爽    设计:刘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合作加盟  |   频道导航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Information Center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