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 > 分组讨论 > 古代历史组
初探察罕苏布尔嘎地区的藏文碑文
作者:格桑达尔基   发布时间:2008-10-14 16:04:00   来源:中国藏学网

  察罕苏布尔嘎是蒙语,“察罕”意为“白”,“苏布尔嘎”意为“塔”,合起来是“白塔”的意思。察罕苏布尔嘎是指辽代时期的一座著名的白塔,其所在地在现今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内,当时的察罕苏布尔嘎古城遗址及其周围地区因此白塔而被称作察罕苏布尔嘎。

  俄国深通蒙古文的学者波兹德涅耶夫,曾于1892年6月至1893年10月期间赴内蒙古进行了考察,并撰写了《蒙古及蒙古人》上下两部书,书中收集了蒙、藏、满等多种文字的碑文。本文拟探析察罕苏布尔嘎古城遗址近郊发现的古物中两座塔的碑文,即《蒙古及蒙古人》(下)中所收录的蒙藏合璧之藏文碑文,该碑文主要记述的是察哈尔林丹汗及其妹索拉斯瓦蒂在三百多年前所建造的两座塔的碑文。而今,这两座塔已无踪迹可寻。

  文章主要从碑文所在地及其内容、碑文的刻写年代、碑文的特点与历史意义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全文约计一万多字。通过初步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塔这种建筑形式的起源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有密切的联系,佛塔最初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所以该碑文在记载有关塔的内容时,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佛陀诞生、佛陀涅槃、佛陀舍利等;其次,介绍了塔的形状和种类,以及在印度、新疆、西藏、蒙古等地诸多法王扶持圣教建造了无数宝塔的情形;最后讲述了林丹汗专为曾祖图门札萨克图汗修建了法身崇拜的对象——‘大神变塔’,又为实现母后之愿望,建造了‘天降塔’,以及建塔的功德等。其中,重点阐述了蒙古林丹汗以西藏夏尔巴阿南达为上师,并以上师和施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为弘扬藏传佛教所做出的贡献。

  2.由这个蒙藏合璧的碑文可知,

  碑文刻写年代应该是佛祖示寂三千七百五十九年(丙寅),即公元1626年,至今已有三百八十二年的历史,这对研究蒙藏关系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从塔的起源与佛教的关系,以及从编写塔的碑文时作者依据《方广大庄严经》、《能仁奥义疏》、《大瑜伽本续经教明灯》,以及《塔论》、《妙音莲花经》、《佛说楼阁针法甘露鼓经》、《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等书,按藏族传统的写作格式描述的特点看,我们以惯例或历史地推测,蒙文碑文是从藏文碑文逐字翻译过来的,也因此藏文碑文显得更为珍贵。整个塔的碑文,其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结构合理紧凑、极为完整,对研究藏族塔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4.从碑文的内容涉及历代蒙古汗王与萨迦派的关系、林丹汗与夏尔巴喇嘛的关系、佛祖示寂的历算法推崇萨迦班智达的观点,以及碑文编写者超凡的藏文水平等,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编写碑文的作者是位萨迦派僧人,而且应该是位学识非常渊博的高僧,还可以看出当时林丹汗的属下中不仅有很多萨迦派的人,而且有不少萨迦派的大学者。

  5.在碑文中提到林丹汗是大转佛法宝轮的菩萨的化身,而他的上师夏尔巴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另一角度体现了当时执政者和传法者两者水乳交融、相互依存关系的历史共识。

  6.从碑文目录中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林丹汗最初信奉格鲁派,后改信萨迦派,毫无疑问他是个藏传佛教信徒,同时从中可见林丹汗的宗教信仰也服务于他的政治需要。碑文中关于林丹汗的信息,说明历史上因教派影响藏文史书对这一人物的记载有一定的误差, 也对我们正确认识这个历史人物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证据,而且也是对个别藏文史书中将林丹汗与却图汗混为同一人的正误。

  7.通过碑文目录可进一步证明,夏尔巴喇嘛阿南达属萨迦派,他作为上师不仅给林丹汗传授灌顶,还主持翻译了《甘珠尔》、修建了寺庙、发展了僧团等,功勋卓著,在蒙藏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责编:B/S-DIY)

前方记者:吴清兰 顾钰 魏毅    责编:郭爽    设计:刘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合作加盟  |   频道导航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Information Center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