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乾隆帝是否默许藏人同廓尔喀缔和以付银赎回失地?乾隆五十三年到五十四年(1788-1789)
廓尔喀第一次入侵西藏,在第八辈达赖喇嘛家族的主使及钦差巴忠的支持下,西藏当局同廓尔喀秘密缔约,许下付银赎回失地而终止。议和大事,入藏大员巴忠、鄂辉、成德不上上闻,却力促廓尔喀入贡,和约文本,达赖喇嘛确曾过目,但也迄今未报告朝廷。事过两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夏历八月,巴忠在热河避暑山庄得悉廓人再次侵藏消息而畏罪自杀,此后事实真相才逐渐曝露。现用吴燕绍先生从档案里抄出的、而官书《廓尔喀经略》未载的几段上谕与其它史料相参照,可以考定皇帝确实受了蒙蔽。
(二)第二次廓尔喀侵藏战争期间(1791-1792)乾隆帝对西藏达赖喇嘛的看法如何?
清帝洞悉廓藏第一次战争时达赖喇嘛及其家族与敌秘密缔和付银赎地后,深感耻辱,而战后在达赖主持西藏政务时,又打算更改原约,未能预防廓尔喀第二次入侵,致使皇帝仓促中不得不兴师动众以收复失地。战争中,皇帝逐步了解此前达赖与众噶伦遇大事辄专断独行,不尊重驻藏大臣的职权,更一起对中央隐瞒实情,复加地方军政上的种种蔽病的曝露,增强他重立章程、大事改革的决心。所以皇帝对第八世达赖喇嘛的印象迄不甚佳,他给负责作战的清军统帅福康安的诏书中时有负面的评价,而福康安在促使乾隆帝的看法的改变上也做了不少努力。
(三) 清军与廓尔喀在何种情况下结束战争
清军在收复济咙后,穿过喜马拉雅山,沿河进入廓尔喀境,屡克要塞,深入距廓都阳布仅一日路程之地,因主帅福康安骄傲轻敌,堆土木一战失利,失去高级将领十人,而更危险的是军粮长途运输困难,供给不足,士卒枵腹,疾疫猖獗,减员日增。当时一名幕僚的诗中具体地曝露军中的种种宭困情况,仅存的一件福康安等的秘密奏折,也反映兵员、粮饷、存银等匮乏到极严重的程度,故不得不遵奉皇帝此前谕旨,接受廓军求和,尽快撤军。而廓尔喀屡遭败衄,也无力再行抵抗,虽王室求援于英东印度公司,非但缓不济急,且素悉英方乘危蚕食土邦的往事,深有警惕,比较之下,清室对待西藏和边外属邦一贯宽大,遂主动求和,请继续恪遵臣礼,于是乾隆五十七年八月二十一日(1792年10月6日)双方息战。清廷付出大量物力,牺牲了无数士兵,西藏失地遂得以全部收复,边界也由此划定。
(责编:B/S-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