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 > 分组讨论 > 博物馆组
西藏萨迦寺考古发掘与调查
作者:张建林   发布时间:2008-10-15 09:47:00   来源:中国藏学网

  2005年至200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对西藏萨迦寺的北寺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和局部发掘。萨迦寺坐落在西藏萨迦县城以及仲曲河以北的山坡上,分为南北两寺,整个寺院不仅规模相当宏大,而且建筑形制特殊,寺藏文物丰富,在西藏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年期间主要对萨迦南寺羊马城城墙及护城河遗迹、北寺的得确颇章遗址、乌孜大殿遗址以及塔林的部分塔基进行了发掘清理;同时还对萨迦北寺的其他建筑遗迹如桑阿德吉林、东热布拉康等进行了实地考古调查,并对其中的4处进行了局部清理。此外还调查了现存的卓玛拉康、顿觉拉康、夏丹拉康、察姆钦拉康等寺院建筑。

  萨迦南寺主要清理发掘了东、南、西三面的羊马墙和护城河壕沟和东面的两座门址。羊马城城墙与护城河壕沟环绕在萨迦南寺内城周圈,羊马城墙直接修建在护城河壕沟内侧之上,与高大的内城墙相配合,构成一套完整的立体防御系统。

  萨迦北寺发掘的德确颇章、乌孜大殿均为早期建筑。德确颇章遗址内的建筑大致分为三组,呈品字形排列。通过发掘清理,大体清楚了各个建筑的相互关系以及单体建筑的柱网分布、墙体结构、建筑技术,这三组建筑的功能和早晚关系已经基本清楚。Ⅰ区是法王寝宫,由大厅和卧室等组成,大厅内墙局部保留有壁画;Ⅱ区是藏药加工厂,清理出加工藏药的工具和藏药原材料等;Ⅲ区是护法神殿,清理出排列有序的护法神塑像残部。

  乌孜大殿遗址分为两部分,上层是古绒颇章,下层是乌孜宁玛大殿。建筑群总体上依照地形分布,高低错落有致。这次发掘,基本了解了乌孜大殿的平面布局结构。上层的古绒颇章F1北壁上有三个圆拱顶的小龛,原来供奉有萨迦五祖中的“白衣三祖”像。F2是北寺的藏书室,出土了一些残毁的经书、原经书架木板以及佛像底座的鎏金铜皮、铁质铠甲、铁箭头等。下层的乌孜大殿共清理南北相连的殿堂2座,南面的为乌孜宁玛大殿,北面的为北佛堂。这次发掘,除出土少量遗物外,主要是搞清楚了大殿的整体布局、柱网分布、与周边其它建筑的关系,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这组建筑的宏伟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萨迦北寺西侧分布有数量较多的佛塔,形成规模较大的塔群,大多数已经倒塌损毁。对德确颇章南侧紧邻的第一排佛塔做了清理发掘。清理出为纪念释迦牟尼一生8件大事而修建的“八相塔”,对萨迦早期佛塔的结构和样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出土了大量红陶塔饰件和塔内装藏的擦擦。

  此次发掘全面清理建筑群遗址4处,发掘面积总计6126平方米;调查建筑遗址11余处。在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佛教造像、法器、供器、瓷器残片、陶器、装饰品、工具,以及经书残页、各类擦擦等。共发掘出土各类文物标本千余件(组)。

  同时对桑阿德吉林、东热布拉康、雄阿巴雄努拉康、冈嘎查巴祖拉康、杰尊拉康等建筑遗址进行了调查。

  现存的卓玛拉康为原卓玛颇章的主要建筑。现存的二层佛殿组合有度母殿、文殊殿、无量寿佛殿,三殿的壁画保存较好,内容丰富,绘制精美。其中卓玛拉康的萨迦法王夫妇供养图、度母救八难图,次巴麦拉康的萨迦法王世系图等均为萨迦南寺所少见或不见。

  这次还对原80年代北寺古绒及乌孜大殿出土的经书进行了初步整理。为了了解原北寺出土藏经的情况,我们对现藏的北寺出土经书进行了初步梳理,共整理出各种经书92种。这批藏书主要有写本和刻本两种。其中写本有《大密咒随持经》、《大随求佛母经》、《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等49种;刻本有《大密咒随持经》、《百拜忏悔经》、《吉祥金刚爪经咒》等43种。此外还发现有瑜伽图解、法器图解、历法、佛经诵读标注、书信等残页。

前方记者:吴清兰 顾钰 魏毅    责编:郭爽    设计:刘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合作加盟  |   频道导航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Information Center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