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初传
佛教作为“像教”传入中国,其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代表着内在精神的多重解读。
汉传、藏传佛教的最初传入
东汉末年,佛学东渐,皇室与上层官吏尊崇奉行。公元65年,洛阳地区成立佛教团体,永平十二年(公元68)营建第一座庙宇——白马寺。
藏传佛教始于七世纪中叶,由松赞干布受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影响皈依佛门始,建立大昭寺、小昭寺。754年,第五代法王赤松德赞迎请乌仗那国莲花生大师,779年建立藏地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佛教艺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应运而生。
佛教文化于中国的发展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追寻宇宙万物真谛为终极目标的人生观,迅速崛起。中国传统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入世的“忠、孝、礼、仪”,则被佛教的理性修为方式逐渐吸收成为中华大地主要信仰。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佛教观念及语汇深深地影响着各族人民。
中国佛教艺术品的市场潜能
中国古代历史上进行过多次灭佛,以及建国后文化革命数十年的裂断,但并未阻碍佛教信仰迅速复燃。十三亿人口中,近一亿人口的佛教徒,且逐年递增,不断成长。然而佛教艺术是深入佛教殿堂的重要通道,承载佛教精神内涵的具体显现。
佛教艺术品古董市场
国际市场
清末民国,军阀混战,各地纷争不断,国际古董商的进入,使佛教艺术品成为历史上最初的利益角逐对象。1967年,纽约苏富比(Sotheby’s New York)已出现以印度佛教,藏传佛教为主的拍卖图录,英国拍卖行佳士得(Chirstie’s)也紧随其后。除众多的拍卖市场以外,英美为主的私人交易市场也异常活跃。
国内拍卖市场
1997年1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拍卖法》。佛教艺术品,逐步未进市场。
初始及发展
从1994年北京翰海流拍的两件佛像,到天津文物公司1995年的展销,1996年实行的不收佣金的竞买活动,直到1997年单元性拍卖。佛教艺术品市场的工作人员不断摸索,平衡很多政策性与技术上的难关。
增长比率
国际上同件艺术品,不同时间段的增长比率。
国内最初市场价格与现阶段的综合增长幅度。
3古玩市场及中介商
北京潘家园区域古玩市场,是中国古玩市场交易的中心。从最初三十几家铁棚房,发展成二千余家,大厦林立的高级殿堂。佛教艺术品从业商户,从两、三家到每户均有。价格从按寸论价,已过渡到全方位认知后的市场权衡。近二十年来,发展迅猛,气势如虹。其间,咨询顾问、鉴定分析、投资策划等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
研究机构的市场效能
近年来,各地佛教及其它艺术研究机构不断涌现。高等学府,下设研究所,研究课题逐步清晰,研究成果迅速提高。价格的增长刺激从业人员的发展,使学习成为实际的生活依靠。学术上新的研究成果,是强有力的市场价值发现。
佛教艺术品于佛教发展的重要性
佛教艺术品泛指可移动的佛教艺术,流通对象以市场行为所决定。虽看似抛开形而上的精神准则,流落为低俗的金钱交易。但满足感观上的审美趣味,可探讨的历史文化,深度研修的宗派传承等多维度需求时,是不可获缺的价值体现。
中国政府对于佛教发展的支持
宗教信仰自由,是一贯方针策,今年十七大更是强调其重要性,以及支持力度的加强,佛教作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此一特定政策环镜下,为方兴未艾的佛教艺术品奠定了更美好的市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