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和世界人民还沉浸在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回味当中,我们又迎来了北京残奥会圣火传递。伴随着奥运会的余韵,残奥圣火传递向世人展现了这个缤纷多彩世界里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段感人的奋斗故事,一股让人激奋的爱的力量。
8月28日上午11时许,北京残奥会圣火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熊熊点燃,古老的宝殿再度见证了天、地、人合一的盛典。
与北京奥运会圣火火种采集方式相同,北京残奥会圣火火种也使用凹面镜,利用聚光原理引燃火种,寓意着采自太阳之火。而残奥圣火火种采集仪式在中国古代祭天场所举办,恰恰符合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体现着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也契合残奥会会徽“天、地、人”的设计理念。
蕴含着“天人合一、和谐社会”的理念,残奥圣火从天坛走来,分成两条线开始“传递激情、奉献关爱”之旅。“时代风采线”的传递城市分别是深圳、武汉、上海、青岛、大连,最后回到北京;“中华文明线”的传递城市分别是西安、呼和浩特、长沙、南京和洛阳。
残奥圣火一路走来,最打动人的是火炬手手擎火炬时的自信和微笑,是沿途群众对火炬手们送上的微笑和掌声,是处处充满“细节”的关爱和洋溢着美好祝福的喜庆。
自强不息,重塑人生
深圳火炬手苏丽平是深圳残疾人网站的站长,这个1996年因车祸而高位截瘫的女人,在灾难面前没有消沉,康复后自学电脑,到深圳残疾人网站当起了义工,帮助近百对残疾人喜结姻缘。苏丽平说:“在我困难的时候得到了社会的关爱,现在我也要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
武汉火炬手郑举选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盲侠”。1940年,郑举选出生在汉阳蔡甸区农村,5岁时因疾病而失明。1979年,郑举选以借来的15元闯荡汉正街,开始从微不足道的扣子生意做起,后来竟成了汉正街的风云人物:“扣子大王”、首批百万富翁之一。
郑举选虽双目失明,但做生意的套路比谁都“看”得清。1982年至1985年,他在汉正街经营户中创下四个第一:销售额第一、纳税额第一、各种捐款第一、认购国库券第一。“盲侠”的称号也叫开了。在汉正街,甚至还塑有他的一尊铜像,以见证汉正街的世事沧桑。为不落后时代,郑举选如今在家里准备了六七台收音机,走到哪听到哪。他还学了电脑拼音打字、二胡和象棋。
上海火炬手朱常青是一名轮椅上的大学女教授。朱常青目前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担任副教授,并创办了肌病网站和常青基金,荣获上海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
在残疾人火炬手中,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人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也有很多人自主创业,自谋发展,为社会和谐和共享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残奥会等国际性残疾人运动会上争金夺银的残疾人运动员,更是坚韧不拔、挑战命运的典范。
上海站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赵继红在第七至第九届残奥会中先后获得4金、3银和1铜,并在第七届残奥会上创造了女盲B3级跳远世界纪录。上海火炬手黄文涛曾夺得过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的三级跳远金牌,亚特兰大残奥会获得银牌,悉尼残奥会他再次问鼎金牌。武汉第一棒程瑜是首尔残奥会女乒团体冠军成员。
残健同行,关爱处处
8月30日,残奥圣火“时代风采线”第一站深圳传递,“点燃激情,传递关爱”、“残奥圣火走神州,自强关爱耀中华”的标语遍布起点、沿途和终点。
8时30分,残奥圣火经过转场来到“锦绣中华·民俗村”继续传递。为表达移民城市深圳56个民族兄弟姐妹喜迎残奥圣火的喜悦之情和对残奥会的美好祝愿,民俗村的工作人员精心制作了2008个风筝,让这些彩色的精灵在特区上空迎风飞舞。
深圳传递的36号火炬手梁贵华是广东省残疾人自行车手,他在2007年世界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中荣获1公里计时赛冠军,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梁贵华30日以单腿蹦的方式进行火炬传递,脸上充满了坚毅,观众给予他特别热烈的掌声。起初,小梁很羞涩,当听到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时,他的表情逐渐放松,热情地同周围观众示意、微笑,那微笑充满了幸福感和自信心。
30日下午5时,残奥火炬传递团队乘坐的深圳航空公司班机从深圳飞往武汉,乘务人员在“微笑人生”的悠扬乐曲声中熟练地用手语解释“微笑表达心意,微笑诠释人生,微笑面对生活……”的歌词,热心呼吁对残疾人的关注、关怀和关爱。
武汉传递28号火炬手姬振红是武汉市第二聋校的青年教师。她一边传递一边打出“中国加油,残奥加油”的手语,既表达她对残疾人的尊重和鼓励,也展示了她的工作特点。姬振红不但是聋校的老师,她更像学生的亲人,成为聋人学生思想、心灵、生活以及传播知识的知心人、引路人和保护人。
在残奥圣火传递的起跑和结束仪式上,都配有手语工作者,让现场残疾人能够了解活动细节,融入到现场的热烈气氛中去。现场还都配置了残疾人卫生间。
青岛残奥圣火传递也是感人至深,沿途有三次互动活动,突出残疾人与火炬传递团队和观众的交流,突出社会关爱,尽显人间真情。传递途中设立三个节点,第一个节点位于奥帆中心,这条路又名为“残健大道”。13名轮椅人士(象征北京第13届残奥会)组成圣火护卫队,与火炬手一同前行,并与道路两侧的观众形成互动。第二个节点设在南京路斜拉桥处,盲人学生在钢琴伴奏中一起演唱《感恩的心》,聋哑孩子们还做了“中国加油,我爱中国”的手语表演。第三个节点在斜拉桥至五四广场的沿途,来自康复中心的20名残疾及智障儿童同其他观众一起为圣火呐喊助威,聋校的80名学生组成了手语拉拉队,在路边做加油手势。精心的设计,周密的安排,无处不体现着残疾人对北京残奥会的衷心祝福,体现着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倾情。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8月30日早晨7时半,深圳传递起跑点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的山顶广场已是一片欢腾,威风锣鼓敲了起来,欢快的秧歌扭了起来,旗帜如云,欢呼如潮。在深圳市福田区残联工作的曾建高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因为要观看起跑仪式,他激动得一晚都没有睡着,早上5点就往莲花山上赶。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内载歌载舞、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加油声此起彼伏。各民族的姑娘小伙身着民族服装,演奏着民族特色鲜明的乐器,声乐悠扬绕耳,将圣火传递渲染出喜庆的节日气氛。
31日,武汉传递同样精彩纷呈。从起点武汉体育场出发,一路残奥会会旗和五星红旗构筑出欢乐祥和的气氛。武汉各个社区的秧歌队、锣鼓队在沿途多处设点表演,当火炬手通过时高呼“点燃圣火,奉献关爱”。江汉民权戏鼓艺术团的锣鼓声震天,同周围观众的喝彩声遥相呼应。沿途很多观众一路跟随残奥圣火传递奔跑,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一睹传递盛况,干脆将孩子架在了脖子或肩膀上。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留念,传递场面热闹非凡。上海和青岛等城市有幸见证了两次圣火传递,残奥圣火传递场面精彩纷呈,观众数量和热烈程度不逊色于奥运会火炬传递。
残奥会火炬手多为事迹感人、业绩突出但默默无闻的各行业佼佼者,一些知名人士也被残奥会火炬传递的魅力所吸引,纷纷加入到火炬手行列,并为此感到自豪。深圳传递第一棒是国家竞走队队员刘虹,她是北京奥运会竞走第四名。武汉传递的第二棒是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两夺羽毛球混双冠军的高崚,她曾获得过15个世界冠军。武汉传递还有前世锦赛羽毛球双打冠军魏轶力和北京奥运会女子游泳接力铜牌得主赵菁。上海传递的最后一名火炬手是国家游泳队的庞佳颖,她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一银、两铜共三枚奖牌。青岛传递的最后一名火炬手是北京奥运会女子混合泳接力铜牌获得者周雅菲。另外火炬手中还不乏知名艺人身影,影视明星孙俪是上海传递的火炬手,台湾艺人伊能静则是青岛传递的火炬手。
传递爱心,融入社会
残奥圣火将每个角落点亮。让爱走进每个人的心房,跟随圣火的光辉,将爱传遍四方,只要有爱就有力量,这成为每个见证了残奥圣火传递者的心声。爱心处处洒,让爱传遍人间,这也成为世界各国人士的共同期盼。
“和谐、友谊、关爱”的残奥圣火凝聚着全世界6亿残疾人的情感,孕育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理念。作为残疾人,深圳火炬手董炳洪是社会关爱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奉献关爱、回报社会的热心人。
今年48岁的董炳洪在深圳市宝安区公明街道田寮社区自建的楼房里经营着一间手袋加工厂。12年前,董炳洪在一次车祸中右腿被压断,受了重伤,当时他完全昏迷,后来才得知是路过的两名保安人员把他送进了医院,保住了一条性命,但还是落下了残疾。大难不死后,他萌生的最大愿望是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1997年初,董炳洪从《羊城晚报》上看到几位湘西山区特困学生因无钱交学费而即将失学的报道后,心里一直不平静,便打电话到学校表达了自己愿意资助的心愿。此后几年间,他一次次地向三个资助对象寄去了学杂费和按月寄去几百元的生活费。家里的汇款单回执已经有一百多张,但他从没有细算过自己究竟捐出了多少钱。董炳洪资助的一名学生叫梁艳兰,当她提出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到董炳洪的加工厂打工时,董炳洪第一次“批评”了她。他对梁艳兰说:“董叔叔资助你读书,不是要你回报,而是希望你增长知识,报效祖国和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在政府的推动和社会的努力下,中国残疾人事业在改革开发30年来有了很大发展,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以深圳为例,这座新型城市共有残疾人13.47万人,占总人口的1.6%。深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在广东省率先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而根据武汉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期评估报告,截至目前,武汉已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使1.6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王小罗是上海市松江区岳阳街道的一名残疾人,同时也是一名助残员。据王小罗介绍,上海的一些社区配合奥运会、残奥会搞了一些小型的社区运动会,如打弹子球和地滚球,让残疾人同健全人一起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很好地促进了残疾人与健全人的交流,使残疾人自信心得到增强,交流能力也得到提高,有助于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另外伴随着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春风,上海社区助残设施方面得到明显改进,助残的坡道和盲道明显增多,残疾人家里的卫生间免费安装护手也是上海“无障碍设施进社区”活动的一部分,方便了残疾人生活。在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残疾人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北京残奥会圣火传递已近尾声。9月6日晚残奥会开幕式上,经过中华大地上手手相传的残奥火炬将引燃“鸟巢”内残奥会主火炬,这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全球残疾人期盼的时刻,一个全世界残疾人、健全人共同祝福美好明天的喜庆时刻!
残奥会圣火传递是一次“爱心传递”,是人间真情的集中展现,传递着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和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传承着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优良传统,表达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美好愿望。
残奥会圣火传递也是残奥精神的传递,传递乐观向上,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勇气,不畏艰难、超越自我的力量。
残奥会圣火传递也是一次“和谐之旅”,它把健全人与残疾人的心紧紧连结在一起,在弘扬“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理念的同时,抒发着残健共融,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责编:丁丁)
- 残奥会圣火完成洛阳传递 2008/09/04
- 点燃激情奉献关爱 残奥会圣火5日6日将在京传递 2008/09/04
- 5日传火炬颐和园闭园 6日朝阳公园闭园 2008/09/04
- 残奥会圣火完成洛阳传递 2008/09/04
- 残奥火炬大连传递开始 路线设计尽显自然与浪漫 2008/09/03
- 残奥火炬大连传递开始 路线设计尽显自然与浪漫 2008/09/03
- 残奥火炬大连传递开始 路线设计尽显自然与浪漫 2008/09/03
- 北京2008年残奥会火炬接力火炬样式 2008/09/02
- 汶川地震灾区儿童上海迎残奥火炬 2008/09/02
- 汶川地震灾区儿童上海迎残奥火炬 200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