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正式开赛七天来,人们从奖牌榜上看到:已有54个国家和地区分获金牌、银牌和铜牌。这牵系着一名运动员、一个集体的共同惊喜,不仅是上榜国家和地区的光荣,更是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的共同荣光。
多哥首进奥运奖牌榜
一个历史时刻在北京奥运会定格
12日,北京奥运会水上运动公园,抵达终点的邦雅曼·布克佩蒂将手中的桨拦腰折断,并在空中挥舞。一个历史性时刻在此定格——这名27岁的赛艇运动员为多哥实现了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我还不知道这一切对于多哥代表着什么”,欣喜若狂的他站在领奖台上无比兴奋,“其实我的目标只是进入决赛,这是我4年来最好的表现。”
13日,多哥媒体对布克佩蒂喜获铜牌一事普遍进行了报道。多哥《团结报》欢呼:“这下好了!多哥进入了奥运会奖牌俱乐部。全国人民的英雄名叫邦雅曼·布克佩蒂。”多哥《自由周报》写道:“半决赛中排名最不利的多哥人以超人的努力取得了决赛资格,并在决赛中获得铜牌,他令世人吃惊。”
一枚普通的铜牌,只是北京奥运会全部奖牌的千分之一,但多哥举国为获得这枚奖牌狂欢,就因为这枚奖牌对于这个1972年参与奥林匹克大家庭以来一直未获奖牌的国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吉尔伯特·费利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高兴地对多哥获得第一枚奖牌和印度实现个人项目金牌突破表示祝贺。
奥林匹克运动追求卓越
奥运会奖牌榜名单越来越长
百年奥运,跌宕起伏。致力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和普及推广,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自1908年“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这一奥林匹克口号的提出,到1920年提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与之相辅相成,奥林匹克运动不断改革创新。尤其是TOP计划(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计划)的实施,国际奥委会坚持取之于奥运、用之于奥运的宗旨,拿出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奥林匹克运动。得益于这一计划,很多发展中国家选手得以持外卡参赛。
因此,人们在北京奥运会上看到了来自赤道几内亚的埃里克,来自尼泊尔的萨哈和来自马拉维的查尔顿等。“在我的家乡,游泳还是一项很新的运动。”埃里克说,“能够来到这里,实在太高兴了。”“每个人都说要拿奖牌,但我是来看他们比赛的。我要学习他们的游泳技巧”,萨哈兴奋地表露自己的心迹。还有来自伊拉克的女子短跑选手达娜·侯赛因,伊拉克运动员能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消息让她彻夜无眠,认为“这次比赛将改变我的一生”。
正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运动员近年来的积极参与,使得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呈现新的格局,带来新的面貌,注入新的活力。正因如此,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有2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获得奖牌;1988年汉城奥运会扩展到31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扩展到60多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稳定在70多个。奥运奖牌榜的这一变化,是奥林匹克运动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见证。
搭建公平竞技共同分享的舞台
北京奥运带给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
与其说当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在奥运村升起自己的旗帜时就预示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不如说,当1万多名运动员注册参加之时就决定了北京奥运会的盛大。
正是因为参与范围的扩大,北京奥运会的赛程刚刚走到第七日,就已经有90余个世界纪录、奥运会纪录和世界最好成绩等诞生:美国游泳神童菲尔普斯的“八金”梦想已有“六金”在手,日本蛙王北岛康介成功实现奥运会两金卫冕并破奥运会纪录;图布辛巴亚尔为蒙古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叶尔努尔·马马德利在柔道项目上为阿塞拜疆迎来了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还有为非洲第一次在奥运会上获得女子柔道奖牌的苏拉娅·哈达德……
奥运会是世界的盛会,中国作为东道主,理应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承办奥运会对北京而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搭建公平竞技的舞台,一个重大使命是继续营造世界人民共享奥运的和谐氛围。
当男子举重69公斤级中国选手的最大竞争者、韩国名将李培勇带着伤痛最后一次试举时,现场观众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李培勇说:“如果我能够举起来,我可能就会超过中国的选手去冲击冠军,但是中国的观众们却仍然给我热烈的喝彩和掌声。这实在让我非常感动。我对他们表示感谢。”
奥林匹克大家庭是包容的、开放的,敞开怀抱接纳每一个为实现同一梦想而来的参与者。北京奥运会搭建了全世界共享奥运的平台,是204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使她赢得了自精彩的开幕式以来的一个又一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