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球的起源、沿革和奥运会发展史
手球的起源、沿革
1926年,在希腊附近的德普策斯城墙的墓碑浮雕上,描绘了公元前8世纪与现代手球非常相似的供达官贵族消遣娱乐的“手球”游戏的情景。
据说,“手球”游戏的起源和游戏的内容以及规则并没有很大的联系。这在荷马史诗《奥德赛》(Homer in the Odyssey)中所描述古希腊人玩耍的乌拉尼亚(Urania)游戏,以及公元130年至200年的罗马医生曾描述罗马人玩耍的哈尔帕斯顿(Harpaston)游戏,还有德国抒情诗人在诗中所提到的接球游戏,都包含了远古时期类似现代“手球”游戏的这种特征。
现代手球运动的雏形,源于最早出现的类似于手球的游戏。1848年丹麦体育运动委员、中学体育教师霍尔格?尼尔森(Holger),在奥尔特罗泊(Ortrup)第二学校举行了一场“手球比赛”。当时在场地的两端各有一个球门,比赛双方用手传球并射门,并命名为“手球”。丹麦的霍尔格?尼尔森被尊称为“手球之父”。 现代手球运动起源于欧洲,有资料记载,手球运动是在1895年开展起来的。1897年在丹麦的纽布洛克(Nybrog)城镇举行了一场“室外手球”比赛。1906年,丹麦出版了尼尔森制定的手球比赛规则,这是目前所出现的最早的手球规则,并从丹麦、德国、瑞典等国家开始逐渐推广开来。 2.手球运动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1925年德国与奥地利举行了第一场国际手球比赛。第二年德国又举办了国际手球比赛。
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9届奥运会期间,国际业余手球联合会(International Amateur Handball Federation)(简称IAHF)成立。其中的一位创始人是美国的艾弗里?布伦戴奇(Arery Brundage,1887.9.28~1975.5.7),后来成为国际奥委会第5任主席(1952~1972)。
1936年,国际业余手球联合会已有23个会员国(或地区)。1946年,在丹麦和瑞典的倡导和邀请下,由丹麦、芬兰、法国、荷兰、挪威、波兰、瑞典和瑞士8个国家共同发起创立了国际手球联合会(简称IHF),并将1946年7月11日确定为创始日。
手球运动随之由中欧向北欧、东欧国家传播开来。20世纪40年代由南欧传入非洲;20世纪50年代,又在美洲及亚洲开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各地兴起。 手球运动在欧洲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及,深受北欧国家,如: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广大人民的喜爱。
但是,由于北欧地处北寒带,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夏季时间短,冬季漫长,当时在室外开展的11人制手球根本无法在北欧的严冬里进行,于是人们就把手球运动搬到室内,开始尝试在室内进行训练和举行比赛。并对手球规则进行了修改,在室内进行的手球比赛上场人数规定为7人。手球比赛中出现了鱼跃倒地射门等精彩技术,战术中增加了快攻等等。
由于7人制手球不受气候影响、技术细巧多样、战术灵活多变,攻守频繁,比赛紧张激烈,因此发展非常迅速,很快盛行全球。 男子7人制手球锦标赛(亦称室内手球Indoor)于1938年举办第1届,因为战争原因,1954年才举办第2届。1958年第3届后每3年举行一届;1970年后每4年举行一届。从1993年后改为每2年举行一届。目前,参加世界男子手球锦标赛确定为24支队伍。
女子7人制世界手球锦标赛,从1957年开始举办至2005年12月在俄罗斯已举行了17届。赛制大体与男子比赛相同,参赛队伍为24支。
世界男子、女子手球锦标赛选择在同一年(奇数年)中举行,男子锦标赛一般在年初,女子锦标赛则在年底举行。参赛资格根据国际手联分配的名额,通过各洲举办的预选赛而获得。
奥运会手球发展史
手球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36年德国柏林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11人制手球第一次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中断。1965年在西班牙举行的奥委会执委会上,手球在时隔36年后再次进入奥运会。
男子7人制手球于1972年在前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上,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1届奥运会,女子7人制手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至今,奥运会男子手球比赛共举办过10届,女子手球比赛共举办过8届。
参加奥运会手球比赛,需要通过奥运会预选赛,预选赛的具体比赛办法由国际手联确定。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男、女各有12支队伍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
国际手球联合会
国际手球联合会(IHF)成立至今已走过近60年的历程,期间经历了诸多坎坷,国际手联主席也已经换过5任。现任主席为埃及人哈森?穆斯塔法博士,秘书长为瑞士人彼得?穆勒马特。
国际手球联合会始终致力于发展手球运动,积极倡导手球运动精神,大力在世界各地推广手球运动,努力维护手球运动的纯洁性。据统计,截至2006年3月底,国际手球联合会已经拥有156个会员国(包括地区)。世界上有16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手球运动,约有1900万名运动员,795000支球队,遍布世界五大洲。国际手联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
国际手联自1972年开始设立汉斯?布曼奖杯。它是国际手联的最高荣誉奖,以汉斯?布曼先生的名字命名,是为了纪念这位已故的国际手联的第2任主席而设立。 该奖杯只颁发给国际手联会员协会。汉斯?布曼杯在两年一届的国际手联代表大会上颁发,发给为发展本国手球和(或)世界手球做出特殊贡献的一个会员协会。至今已有欧洲、非洲、亚洲、南美洲的16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过该奖。
1988年国际手联进行世界最佳运动员的评选,它是由国际手球联合会与阿迪达斯公司共同创办的,迄今已评选了第14届。此奖项主要参照选手在欧洲各国俱乐部年度表现,采用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
手球竞赛方式
赛制
男子和女子比赛将采用相同的赛制。
预赛阶段,参赛队将被分成2组,每组6支队伍。国际手联将按比赛成绩为标准进行分组抽签。组内比赛采取单循环的方式。
每组的前4名晋级1/4决赛。
1/4决赛的4支胜队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的2支胜队进行冠亚军决赛。
半决赛的2支负队进行三、四名决赛。
1/4决赛的负队进行5到8名的排名赛。
预赛时小组排名5-6名的队伍将不再进行比赛。9-12名的名次将依据各队的预赛成绩排定。
比赛用时
每场手球比赛包括上下2个半场,每个半场3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
手球竞赛规则
时 间
手球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为30分钟;中间休息时间通常为10分钟。上、下半时每队各有一次暂停(只有本方获有持球权,方可获得暂停时机,即向记录台递交暂停申请牌),暂停时间为1分钟。如果在正常比赛时间结束时双方打成平局,而竞赛规程要求必须决出胜方,则在休息5分钟后进行决胜期的比赛。 决胜期由两个5分钟组成,中间休息1分钟(双方交换场地)。如果第一个决胜期后仍为平局,休息5分钟后再进行第二个决胜期的比赛。第二个决胜期仍为两个5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如果第二个决胜期后仍为平局,将选定一方球门进行掷罚7米球,以决出胜方。即双方各出5名队员,分别依次掷罚;如仍为平局,则将进行1对1掷罚,直至决出胜方。
球 队
奥运会手球比赛每队只允许报名15名队员,每场比赛在记录表报名登记14名队员。所有进场人员应遵守在本方换人区进行换人的原则,如违反此规定,违例队员将被判罚出场2分钟。 比赛时,上场队员为7名,其中6名为场上队员,场上必须自始至终有1名守门员。被认定为守门员的队员可以随时成为场上队员,同样,场上队员也可以随时充当守门员。守门员服装颜色要与场上队员明显区别,队员号码不变。
比赛中的任何时间内场上队员都不得超过7名,剩下的7名为替补队员,必须坐在替补席上。坐在替补席上的还有随队官员,如领队、教练、队医等,总数不得超过4人。随队官员中必须指定1人为"球队负责人",仅允许该官员与计时员/记录员讲话,或在必要时与裁判员讲话。
随队官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场地,如违反此规定将作为非体育道德行为受到处罚。 手球运动员的号码规定为1~20号。规则没有规定运动员必须使用哪一个号码,但按照习惯,守门员通常使用1号、12号和16号。
主要罚则
手球规则规定,只允许守门员进入球门区,不允许攻守双方队员进入球门区获利。但进攻队员在完成射门动作,球出手后进入球门或防守队员在不获利的情况下,进入球门区可以不受罚。
违 例
手球规则规定,允许进攻队员持球走3步,运球后还可走3步,持球不得超过3秒。如违犯,将被判违例。 手球比赛中,双方换人不需经过记录台和裁判员允许,只要遵守在本方换人区内,先下后上原则即可。如违犯,则违例的队员要被判罚出场2分钟,并在受罚时间内其他队员不能替换,即场上减员。
犯 规
手球规则允许防守队员用张开的手臂进行防守,用手拨开对方手中的球,但不允许用拳头击打对方手中的球。 防守队员可以用身体阻挡对方持球或不持球队员的移动;可以用弯曲的手臂从正面接触进攻队员。但不允许使用推、拉、抱、撞、打、绊等动作,不允许故意向对方身上掷球。
处 罚
手球竞赛规则对犯规动作判罚的最大特点,主要是体现在逐步升级的原则。对采取犯规动作的行为,判罚的程度要逐步加重。
手球竞赛规则,对运动员犯规的处罚有4种:警告、罚出场2分钟、取消比赛资格、开除出场。根据犯规时的情况,可判给对方任意球或7米球。 手球比赛由两名权力相等的裁判员共同负责,裁判员在临场执裁中使用18种标准手势。
第29届奥运会手球项目设项
奥运会手球项目分为男子和女子比赛,共2块金牌。
奥运会手球比赛赛制是不断变化的。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手球比赛,男、女将各有12支队伍参加。比赛分两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两个组取得前四名的球队进入8强,之后按照一组第一名对另一组第四名、第二名对第三名进行1/4决赛,获胜的4支队伍进入半决赛,负者争夺5~8名。两个小组第五、六名不再进行比赛,通过计算预赛成绩排出9~12名。这样会使手球比赛更加精彩、刺激,富于悬念。
第29届奥运会手球比赛的地点、场馆
第29届奥运会手球比赛将于2008年8月9日~24日在北京举行。 手球比赛预赛在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决赛在国家体育馆举行。
观赛礼仪助您观赛 让比赛更加精彩--手球
手球运动是一项快速、连续、激烈的对抗性球类集体项目。
在观看比赛时,一般要提前入场并就座,这是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最起码的尊重;举止要文明,着装应得体;不要出现侮辱性的语言或向场内乱扔杂物的现象;饮料、食物最好是软包装的,垃圾要用方便袋或纸袋自行带出;要注意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失控。
比赛中攻守转换瞬间即逝,在激烈的对抗中,双方身体接触频繁,只要持球队员身体没有失去平衡,仍能控制球并继续进攻,裁判员就不会中断比赛。
在激烈对抗的手球比赛中,场上紧张的气氛会强烈感染观众,同时,观众也应对运动员在场上的顽强拼搏精神给以掌声鼓励。
手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的传接球花样繁多,多样、准确的射门动作更是令人赏心悦目。各种各样的鱼跃、倒地和滚翻射门技术,在手球比赛中屡见不鲜。防守队员的封挡球、堵截进攻,以及守门员神勇的扑球救险使得比赛精彩纷呈。对手球运动了解不多的观众,可从这些方面欣赏,并对队员精彩的传球配合、成功的射门,以及出色的防守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还可以领略到双方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友好举止和文明礼仪。
对手球有一定了解和精通的观众,除欣赏运动员个人的攻防技术外,还可从全队整体战术运用的层面上观赏手球比赛。
在比赛场地内禁止吸烟,手机要关机或设置在振动、静音状态。
在比赛进行中,观众应服从组织安排,尽量不要站起来或来回走动,也不要大声谈笑、嬉戏;要为运动员打出精彩的球而欢呼喝彩,但不要因运动员一时的失误而起哄发出嘘声,要能同时欣赏双方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在运动员罚球时,观众最好保持安静,不要扰乱运动员的情绪,罚球后再喝彩鼓掌。
比赛结束后,退场应有序,应礼让老弱妇幼先走,不要拥挤,始终做文明观众。